首页> 中文学位 >中间品贸易、技术溢出与企业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6h】

中间品贸易、技术溢出与企业创新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中间品贸易

1.3.2 技术溢出

1.3.3 技术创新

1.3.4 技术创新与技术溢出的关系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论文结构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综述

第三章 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引起技术创新的机理分析

3.1 中间品进口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渠道

3.1.1 示范效应

3.1.2 竞争效应

3.1.3 干中学效应

3.1.4 人力资本培训效应

3.2 企业创新效率的其他影响因素

3.2.1 外商直接投资(FDI)

3.2.2 出口

3.2.3 国内创新投入

3.2.4 市场结构

3.2.5 企业规模

第四章 中间品进口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4.1 计量模型的构建

4.2 各变量的选取与计算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5.1 本文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制造业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发展状况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在国际中的竞争力。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取决于国内的制度环境、要素条件和技术水平,还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出口依赖型经济体而言,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充分参与国际分工,从多种渠道吸收、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本国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是对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着眼点。近年来,随着产业内贸易和企业间贸易的快速增长,学者们开始关注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中间品进口是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企业可以通过进口的中间品,学习和吸收发达国际的先进技术,从而提高创新效率。
   本文以我国制造业16个三位码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1999-2010年面板数据,基于技术溢出理论,研究了中间品进口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溢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溢出渠道不同,中间品进口主要通过间接溢出,激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从而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考虑到中间品的结构问题,本文将中间品进口划分为水平型中间品进口和垂直型中间品进口,分别分析其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型中间品的进口对本国进口企业创新效率具有不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垂直型中间品的进口则显著地提高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国际技术溢出的大小和东道国的吸收能力有关,不论是中间品进口渠道还是外商直接投资渠道,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获得的技术溢出均明显大于吸收能力较弱的企业。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