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球化背景下台湾建筑的现代性移植--以“宜兰经验”为例
【6h】

全球化背景下台湾建筑的现代性移植--以“宜兰经验”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1.1 研究源起

1.1.2 研究目的

1.1.3 名词释义

1.1.4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

1.3 相关文献

1.3.1 台湾现代建筑研究

1.3.2 空间理论研究

1.3.3 建构文化研究

第二章 “宜兰经验”模型的建立

2.1 “宜兰经验”的形成背景

2.1.1 宜兰地理概况

2.1.2 宜兰历史概况

2.1.3 宜兰人口概况

2.2 二战前的宜兰建设概况

2.2.1 荷西时期与明郑时期的宜兰建设(1624-1683年)

2.2.2 清治时期的宜兰建设(1683-1895年)

2.2.3 日治时期的宜兰建设(1895-1945年)

2.3 二战后的宜兰建设与“宜兰经验”

2.3.1 二战后宜兰地方政策研究

2.3.2 “宜兰经验”的定义

2.3.3 “宜兰经验”模型的几种架构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宜兰经验”中现代性移植之空间策略研究

3.1 空间理论的研究状况

3.1.1 国外空间理论研究状况

3.1.2 海峡两岸空间理论研究状况

3.2 “宜兰经验”中基于空间理论的重要问题探讨

3.2.1 空间与场所

3.2.2 空间与边界

3.2.3 空间与尺度

3.3 “宜兰经验”中的空间设计策略

3.3.1 城市尺度的空间设计策略

3.3.2 社区尺度的空间设计策略

3.3.3 建筑尺度的空间设计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宜兰经验”中现代性移植之建构策略研究

4.1 建构文化的研究状况

4.1.1 西方建构文化的理论研究

4.1.2 海峡两岸建构理论的研究现状

4.2 “宜兰经验”中基于建构的本质问题探讨

4.2.1 建构与结构——反重力的特性

4.2.2 建构与材料——材料的非物质性与物质性

4.2.3 建构与构造——材料的连接方式

4.3 建构视野下的地域性建筑创作策略

4.3.1 建造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4.3.2 建筑材料的新运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5.1“宜兰经验”的影响与局限

5.1.1 代表建筑师及其团队的建筑思想述评

5.1.2 宜兰新建筑发展中的可借鉴策略

5.1.3 宜兰新建筑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5.2 台湾现代建筑发展概况与展望

5.2.1 台湾建筑发展概况

5.2.2 台湾新建筑发展趋势

5.3 本章小结

附1:建筑师杂志奖(1979-1998)、台湾建筑奖(1999-2012)获奖作品目录

附2: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李芝也;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 学科 建筑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齐康;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全球化背景; 台湾; 建筑; 现代性; 移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