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组合荷载作用下多吸力式沉箱组合基础试验研究
【6h】

组合荷载作用下多吸力式沉箱组合基础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吸力式沉箱基础国内外发展概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多吸力式沉箱的组合荷载承载特性研究

1.3.2 吸力式沉箱与桩组合基础的承载特性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室内模型试验介绍

2.1 模型试验原理

2.2 试验内容安排

2.3 试验设备

2.3.1 试验槽及反力架

2.3.2 数据采集系统

2.3.3 试验加载系统

2.4 试验方案

2.4.1 量测方法

2.4.2 试验用砂的制备

2.4.3 模型制作

2.4.4 单吸力式沉箱组合承载力试验

2.4.5 多吸力式沉箱组合基础承力载试验

2.4.6 吸力式沉箱与桩组合基础承载力试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组合荷载下单吸力式沉箱承载力试验研究

3.1 单吸力式沉箱荷载条件分析

3.2 组合荷载条件下单吸力式沉箱极限水平承载力

3.3 组合荷载下单吸力式沉箱基础组合加载土压力分布特性

3.4 加载方式对吸力式沉箱基础极限水平承载力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吸力式沉箱组合基础承载特性研究

4.1 多沉箱组合基础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4.1.1 多沉箱组合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

4.1.2 竖向荷载下多沉箱组合基础土压力分布特性

4.2 多沉箱组合基础水平向承载特性研究

4.2.1 多沉箱组合基础水平向极限承载力

4.2.2 水平荷载下多沉箱组合基础土压力分布特性

4.3 组合荷载下多沉箱组合基础承载特性研究

4.3.1 组合荷载下多沉箱组合基础极限承载力

4.3.2 组合荷载下多沉箱组合基础的土压力分布特性

4.4 吸力式沉箱与桩组合基础承载特性研究

4.4.1 吸力式沉箱与桩组合基础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4.4.2 吸力式沉箱与桩组合基础组合极限承载力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吸力式沉箱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

5.1 竖向承载机理与承载力计算方法

5.1.1 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5.1.2 方法验证

5.2 水平承载机理与承载力计算方法

5.2.1 水平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5.2.2 方法验证

5.3 工程案例计算

5.3.1 工程背景简介

5.2.2 理论计算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跨海桥梁的建造需求更加强烈起来。由于跨海桥梁所处环境的复杂性,跨海大桥中的深水基础不论从技术难度,还是施工难度上,都要远远超出一般的深水基础,因此选择合适的桥梁基础形式则显得尤其重要。传统桥梁的群桩、沉井等深水基础由于设计和施工的困难性已很难适应跨海桥梁的建设要求。在海洋平台建设中已经被广泛应用的吸力式沉箱基础可能是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一个新的选择。与传统的海洋平台中所关注沉箱基础的抗拔和抗倾覆作用相比,吸力式沉箱基础应用于桥梁基础中,更加关注其抗压和水平向承载特性。
  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多吸力式沉箱组合基础在竖向、水平向和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给出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沉箱与桩组合基础的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1.沉箱基础在各种荷载组合情况下,基础的水平向破坏模式属于失稳破坏;同一种沉箱,竖向荷载决定沉箱基础的水平向承载力;
  2.各长径比的沉箱基础的竖向破坏模式属于缓变型破坏,沉箱的高度对沉箱基础竖向承载力有很大影响;多沉箱组合基础的水平向破坏模式属于失稳破坏;
  3.桩箱组合基础的竖向破坏模式属于缓变型破坏,桩能够提高基础的极限承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