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策略
【6h】

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地域性设计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源起与价值

1.1.1 上海超高层建筑的研究价值

1.1.2 其地域性的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高层建筑的地域性研究现状

1.2.2 上海超高层建筑地域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的界定

1.3.1 高层建筑的界定

1.3.2 地域性内涵

1.4 研究的基础——上海的地域特点分析

1.4.1 自然环境

1.4.2 社会环境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超高层建筑如何体现地域性

2.1 超高层建筑如何顺应自然环境

2.1.1 气候

2.1.2 地理地貌

2.1.3 景观资源

2.2 超高层建筑如何顺应人文环境

2.2.1 空间塑造上借鉴地方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形态

2.2.2 形体设计上体现地域文化意象

2.2.3 表皮和细部体现地方文化传统

2.3 超高层建筑如何顺应城市环境

2.3.1 超高层建筑与城市天际线

2.3.2 超高层建筑底部与城市空间的连接

第三章 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3.1 上海(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3.1.1 1949年前

3.1.2 1950年-1978年

3.1.3 1978年以来

3.1.4 上海高层建筑发展现状总结

3.1.5 上海超高层建筑存在的突出问题——地域性设计不足

3.2 中国建筑界关于地域性的探讨历程

3.2.1 20世纪初的探索——中国固有式

3.2.2 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与“民族彩式”

3.2.3 社会主义的现代主义——20世纪50-70年代

3.2.4 八十年代的现代乡土

3.2.5 九十年代以来批判的地域主义

3.3 上海高层建筑地域性探索

3.3.1 1949年前关于民族形式与现代主义/西方古典主义的结合

3.3.2 改革开放后本土建筑师对超高层建筑的引入和本土化的摸索

3.3.3 国外建筑师对上海地域性的把握

3.3.4 仍未找到本土高层建筑的地域化实践道路

第四章 上海高层建筑地域性设计策略探索

4.1 顺应上海的自然条件

4.1.1 顺应气候特征

4.1.2 利用景观资源

4.2 顺应上海的文化环境

4.2.1 里弄文化的启示——以温情抵抗都市冷漠

4.2.2 江南文化意象的利用

4.2.3 体现海派风情

4.2.4 大都会文化

4.3 顺应上海的城市环境

4.3.1 注意对上海天际线的影响

4.3.2 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

4.3.3 底部空间与城市环境的衔接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一直是超高层建筑建设发展的中心之一,90年代以来更是呈加速发展的态势,而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之一,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和人口压力未来仍长期存在,超高层作为两者作用的必然产物,其建设也将长期持续下去。如今经过20多年的高速建设,上海已经远离了追求“新奇”和“速度”的懵懂时代,城市的真正宜居和健康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此时超高层建筑的地域性设计重要性就凸显出来。本文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城市环境等方面,分析出上海的地域特色,同时对上海的设计实践进行整理研究,总结出上海超高层建筑地域性设计的经验,从而综合分析梳理出适合上海发展的超高层建筑地域性设计策略。这些策略的提出,将有利于改善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缺乏地域性考量的问题,从而对实践活动起到指导作用。同时,上海作为超高层建筑实践的样本,其地域性研究对中国其他城市的实践有着强烈的借鉴意义。
  本文首先以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为指导,明确了地域性的涵盖,并基于案例研究总结出超高层建筑体现地域性的可能性和具体方式。其次分析上海的地域特色,从自然、人文、城市环境三个层面对上海现有超高层建筑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前面的地域性设计方法,得出上海本土的地域性设计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