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良手术法宫腔注射骨桥蛋白在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6h】

改良手术法宫腔注射骨桥蛋白在小鼠胚泡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注释表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实验材料

1、动物准备

2、主要仪器与设备

3、主要试剂和耗材

第二章 实验方法

1、研究内容

2、技术路线

3、研究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1、改良手术宫腔注射法的注射效率

2、宫腔注射OPN对小鼠妊娠率及平均着床数的影响

3、宫腔注射OPN对小鼠子宫内膜细胞EMT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1)探讨宫腔注射OPN与小鼠胚泡着床的相关性,
  (2)从子宫内膜肿瘤发生与发展的角度初步观察宫腔注射OPN的安全性,
  (3)为提高ART(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着床的成功率提供新技术。
  研究方法:
  (1)本课题采用以6周龄性成熟ICR(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美国癌症研究所)小鼠为研究对象,尝试对经典手术宫腔注射法进行简化、改良,采用不同于经典手术宫腔注射法的手术切口,即在小鼠耻骨联合上缘0.5cm,腹部正中线处做一长约1 em的手术切口,并以此进入腹腔暴露小鼠子宫,进行宫腔注射的改良;
  (2)本课题通过OPN elisa(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宫腔注射NS、OPN前后子宫体OPN含量变化,初步探讨改良手术宫腔注射法的注射效率;
  (3)本课题建立小鼠自然受孕模型,根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将ICR小鼠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为三组:空白组、NS组、OPN组(n=8);在受孕后第四天(记为D4)进行改良手术法宫腔注射NS、OPN,并于受孕后第八天(D8)处死并解剖小鼠,观察不同组小鼠的妊娠率及平均着床数,探讨OPN在小鼠胚泡着床中的作用;
  (4)本课题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宫腔注射后各组小鼠(n=8) D5子宫内膜E-cad(E-cadherin, E-钙粘蛋白)、VIM(vimentin,波形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探讨宫腔注射OPN对子宫内膜细胞EMT(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上皮间质转换)的影响,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角度初步探讨宫腔注射OPN的安全性。
  研究结果:
  (1)NS组OPN含量(9.91±5.75ng/L)较空白组(16.06±3.96ng/L)略微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OPN组OPN含量(60.20±15.10ng/L)明显高于NS组及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NS组妊娠率及平均着床数(12.5%,0.3±0.7)均低于空白组(75.0%,9.1±5.9)、OPN组(62.5%,4.6±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OPN组妊娠率及平均着床数低于空白组,但妊娠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着床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空白组、NS组、OPN组E-cad强阳性(+++)率表达均为75%,VIM弱阳性(+)表达率均为75%,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
  (1)通过改良手术宫腔注射法注射OPN可有效提高子宫OPN含量;
  (2)通过改良手术宫腔注射法注射NS可显著降低小鼠妊娠率及着床数;
  (3)宫腔注射OPN可以提高小鼠的妊娠率及胚泡着床数;
  (4)官腔注射OPN对小鼠子宫内膜EMT无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