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临床研究
【6h】

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英文缩略表

第一部分 氰基丙烯酸酯胶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重度肝动脉门静脉瘘的疗效分析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无水乙醇明胶海绵混合物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试论肝内肝动脉门静脉瘘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现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进行了临床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氰基丙烯酸酯胶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重度肝动脉门静脉瘘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采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2-cyanoacrylate,NBCA)胶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伴重度肝动脉门静脉瘘(Arterioportal shunt,APS)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2000年7月至2010年1月,共有27例HCC患者合并有表现为门静脉离肝血流的重度APS接受了经动脉介入治疗。有4例因为接受了其他抗肿瘤治疗不符合入组标准,予以排除。在剩余23患者中,我们将其分为两组:自2000年7月至2005年12月,有11例患者造影发现重度APS后只进行了经动脉化疗灌注治疗,被归为非栓塞组;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有12例患者造影发现重度APS进行了NBCA胶栓塞堵瘘治疗,被归为栓塞组。对患者的手术前后APS改善情况、肿瘤反应、生存期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在栓塞组,12例患者在术后即刻造影显示APS迅速改善。而在进行随访复查造影的10例中,有8例的APS得到持续改善。栓塞组患者的半年、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7%,33%,8%,而非栓塞组的半年生存率为0(P<0.05)。栓塞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75 d长于非栓塞组的107d(P=0.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我们的初步经验显示采用NBCA胶栓塞HCC合并重度APS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第二部分:无水乙醇明胶海绵混合物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APS)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中重度APS会加重门静脉高压引起消化道出血等问题,同时也是常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禁忌证。既往有文献报道采用单纯无水乙醇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APS,显示无水乙醇堵瘘的效果要优于明胶海绵颗粒,但单纯无水酒精不能闭塞重度APS。本研究尝试采用将无水乙醇混合明胶海绵颗粒进行经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APS患者,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从2008年6月至2011年11月,共6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患者,采用了无水酒精明胶海绵混合物进行瘘的栓塞,其后在可行的情况下,进行了肿瘤的化疗栓塞。对于手术前后瘘的变化、肿瘤疗效反应(采用mRECIST标准)、栓塞后综合征、患者生存期和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本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范围:3-43个月)。APS的栓塞后立即改善率为97%(59/61),首次随访改善率为54%(33/61)。第一次栓塞后肿瘤疗效反应为两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3%),24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39.3%),24例患者为疾病稳定(39.3%),余11例则为疾病进展(18.1%),患者半年、一年和两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9%,50%和12%。其中位生存时间为382天。肿瘤最大径和首次随访APS改善情况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我们的初步研究显示采用无水乙醇明胶海绵混合物栓塞治疗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肿瘤最大径(<5cm)和首次随访时APS显示改善对患者生存期有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