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网络干预效果研究
【6h】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网络干预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研究方法和内容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分析

2.7 政策伦理考虑

2.8 技术线路图

第三章 结果

3.1 失访率

3.2 基线基本情况

3.3 通过QQ群进行6个月的干预试验后两组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3.4 6个月干预试验后两组自我管理情况的对比

3.5 6个月干预试验后健康达标情况对比

3.6 6个月干预试验期间两组特殊情况发生次数对比

3.7 影响干预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3.8 影响干预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对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的分析

4.2 干预试验影响研究对象血压、体重控制的情况

4.3 干预试验影响研究对象脂质代谢的情况

4.4 干预试验影响研究对象糖代谢的情况

4.5 干预试验影响研究对象自我管理的情况

4.6 干预试验对低血糖事件发生的影响

4.7 干预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

4.8 影响干预试验效果的因素探讨

4.9 自我管理网络干预的应用前景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本研究的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今后研究的建议

5.4、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比较,探索以网络技术为媒介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干预的可行性,旨在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有效地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政策建议。
  方法:
  本研究是以病人为中心和通过病人授权实施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在2015年2月-7月将自愿参加研究的174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7人。对干预组利用QQ群将自我管理与临床保健相结合,应用以患者为中心、集在线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指导干预于一体的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网络干预模式,使以前枯燥乏味的健康教育变得生动,短时间的健康教育变成了长时间的医患、病友间的互动。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三级医院管理干预措施。研究开始前两组均进行知识态度行为(KAB)简化量表填写和相关生理指标(空腹血糖、甘油三脂、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体重指数)的测量,结束时两组再进行KAB简化量表的填写和相关生理指标的测量。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对干预试验前后的达标人数采用卡方检验。应用卡方检验对试验后的两组指标达标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干预试验6个月以来因糖尿病相关问题就诊的门诊次数和住院天数进行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采用单因素的ANOVA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索影响干预效果的的因素。
  结果:
  (1)在疾病的自我管理方面:干预组的KAB评分均分从71.89提高到76.69,其中知识得分均分从38.16提高到40.72,,态度得分均分从8.22提高到8.77,行为得分从25.46提高到27.20,经检验在知识、态度、行为上的提高具有显著性(P<0.05)。
  (2)在生理指标方面:体重指数从24.50 kg/m2减低到24.36 kg/m2,空腹血糖从7.249mmol/L降低到6.4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8.2%降低到6.8%,甘油三脂从1.78mmol/L降低到1.75mmol/L,胆固醇从6.31 mmol/L降低到6.08mmol/L,经检验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胆固醇指标的的降低具有显著性(P<0.05)。
  (3)在指标达标方面:空腹血糖达标人数从开始时的42人增多到65人,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人数从22人增多到55人,经检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人数的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干预组的门诊次数和住院天数的均值分别为0.57和0.44,对照组的门诊次数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39和0.87。经过干预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
  (5)影响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干预前后KAB总分差的分析中发现:女性的干预效果好于男性,回归系数0.757,文化程度越高干预的效果越好回归系数0.936,月收入越高干预的效果越好,回归系数0.283,病程越长干预效果越好,回归系数0.662,并发症越多干预效果越好,回归系数0.475。
  结论:
  基于网络的管理模式较常规干预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指标,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增加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卫生服务利用,缓解看病难问题,值得推广应用,但远期效果尚需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