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BMA方法的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6h】

基于BMA方法的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1 结构安排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3 关于“资源诅咒”的研究综述

2.3.1 “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问题研究

2.3.2 “资源诅咒”现象的主要传导机制

2.4 对既有文献的总体评价

第三章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的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跨国层面

3.1 国际层面的研究概况

3.2 跨国层面的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关系初步考察

3.3 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BMA)简介

3.4 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潜在影响因素的选取与模型构建

3.4.1 潜在影响因素的选取及相关说明

3.4.2 实证模型构建

3.5 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BMA方法的实证研究

3.5.1 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回归结果及分析

3.5.2 分制度质量的结果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的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中国层面

4.1 中国层面的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关系:初步考察

4.2 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潜在影响因素的选取与模型构建

4.2.1 潜在影响因素的选取及相关说明

4.2.2 实证模型构建

4.3 中国层面的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BMA方法的研究

4.3.1 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回归结果及分析

4.3.2 五个最优单一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4.3.3 分地区的结果

4.4 小结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经典话题,也是一个极富争议性的研究论题。早期的研究者大多支持资源优势论的观点,而在上世纪中后期,随着大批的资源丰裕国家陷入增长困境,“资源诅咒”学说开始获得主流学界的关注及认同。纵观既有研究,发现研究者在“资源诅咒”是否存在及其产生机理的问题上,尚存在较大的争议,国内的研究情况亦是如此。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资源总量丰裕而在国家内部分布又十分不均匀的国家而言,寻找一种可行的方法破除这种学术界僵持不下的局面,探索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真实关系,以期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实现区域均衡发展,避免陷入“资源诅咒”的桎梏,是十分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现有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分歧的原因在于存在模型与变量的不确定性问题,并决定引入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Bayesian ModelAveraging,BMA)重新检验国际以及国内层面的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这在同类研究中尚不多见。经过研究,本文发现,无论在国际以及国内层面,BMA方法均支持“资源诅咒”不存在的结论。同时,对于国际层面以制度质量水平为划分依据的分样本研究表明,制度质量低且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资源产业的国家,较易引发“资源诅咒”;国内层面以东中西部地区为划分依据的分样本研究表明,西部地区由于产业单一、制造业衰退、入力资源储备不足以及技术及发展的落后,较易出现“资源诅咒”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