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装配式刚性钢筋笼技术的工业化建筑设计方法初探
【6h】

基于装配式刚性钢筋笼技术的工业化建筑设计方法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

1.1.2 国外建筑工业化发展分析

1.1.3 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

1.2 研究对象界定

1.2.1 本文研究对象

1.2.2 本文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装配式刚性钢筋笼结构构件设计与建造原理

2.1 建筑构件分类原理

2.1.1 结构体

2.1.2 外围护体

2.1.3 内分隔体

2.1.4 装修体

2.1.5 设备体

2.2 基于装配式刚性钢筋笼的结构体设计原理

2.2.1 刚性钢筋笼制造原理

2.2.2 竖向结构刚性钢筋笼设计

2.2.3 横向结构刚性钢筋笼设计

2.3 装配式刚性钢筋笼结构体装配原理

2.3.1 一级装配

2.3.2 二级装配

2.3.3 三级装配

2.3.4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装配式刚性钢筋笼的工业化建筑设计方法

3.1 工业化建筑设计原则

3.1.1 构件独立原则

3.1.2 标准构件原则

3.1.3 大空间原则

3.2 基于装配式刚性钢筋笼的工业化建筑设计

3.2.1 总策划

3.2.2 结构体设计

3.2.3 外围护体设计

3.2.4 内分隔体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工程设计实践

4.1 高层保障性住房设计

4.1.1 任务书解读

4.1.2 工业化建筑策划

4.1.3 工业化建筑结构体设计

4.1.4 工业化建筑外围抗体设计

4.1.6 设计总结

4.2 南京市江北新区科创园公共服务中心设计

4.2.1 任务书解读

4.2.2 工业化建筑策划

4.2.3 工业化建筑结构体设计

4.2.4 工业化建筑外围护体设计

4.2.5 设计总结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归纳总结

5.1.1 提供研究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新角度

5.1.2 为建筑模数提供真实的构造依据

5.1.3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工业化发展之路

5.2 前景展望

5.2.1 建筑构件生产系统

5.2.2 建筑装配建造系统

5.2.3 建筑设计生成系统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展开▼

摘要

建筑工业化是中国建筑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中国正以装配式建筑作为工业化的推广方向,但相关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且与中国现有国情不完全吻合。本文试图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先进技术与中国成熟商品混凝土体系的优势,用预制钢筋笼构件代替预制混凝土构件,再在工位现浇混凝土。该工法既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优点,又避免了预制混凝土构件高昂的开模、运输和吊装等费用,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工业化新模式。
  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分析“工厂工业化”的装配式建筑和“工位工业化”的钢模、铝模等工业化模式,比较两种现行工法的优缺点,提出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模式:在工厂预制装配式刚性钢筋笼、在工位现浇混凝土。第二章通过研究钢筋工业化加工设备,分析刚性钢筋笼制造原理,在符合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钢筋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生产、装配和建造方式。第三章基于装配式刚性钢筋笼建造工法,构建工业化建筑设计原则,再阐述了工业化建筑的具体设计方法。第四章通过两个代表性的、不同结构体系和功能形式的工程方案,在实践中反思,进一步优化工业化建筑设计方法与原则。第五章是总结与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