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徽州古村落文化变迁机制研究
【6h】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徽州古村落文化变迁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Southeast University

For the Academic Degree of Doctor of Engineeri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bstract

1、城市化背景下的文化生态与机制

(1) 文化生态现状

(3) 文化变迁本质

2、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自我认知与思辩

(1)传统文化内核与价值的自我审视

(2)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自我定位

(3)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自我扬弃与更新

3、社会发展机制下的文化选择与目标

(1) 传统与现代并重

(3)转化与重建并举

1、宏观视野下村落文化变迁的研究

2、专业领域内村落文化变迁的研究

3、区域视角中村落文化变迁的研究

1、区域村落文化变迁的现状和研究价值

2、区域村落文化变迁的研究内容

1、从关键词出发的总体研究框架

2、从多层次出发的总体研究框架

3、从涉及学科领域出发的主要研究方法

1、区域文化背景下徽州地域古村落的表现特征

(1) 徽州文化的整体变迁特征

(2) 徽州古村落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与特征

(3) 影响徽州古村落整体文化形态的社会与行为特征

(2) 影响徽州古村落文化目标选择的结构因素和制度因素

3、徽州古村落文化领域的研究建议与村落族群的现实选择

1、制度结构和遗产保护

2、商业伦理和文化传统

3、自我价值和外界意识

2、徽州古村落文化肌理的现实更新与剖析

3、徽州古村落文化变迁的现实类型与层级

1、大众传媒下徽州古村落文化的变迁方式

(1) 生产生活方式的文化变迁

(2) 制度影响方式的文化变迁

2、互联网与多种媒体介质对徽州文化产业及古村落文化变迁的影响

(1) 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产业方式的改变

(2) 互联网对个体生活及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

(3) 互联网及多种媒体介质对文化宣传和展演方式的改变

3、旅游开发结合信息传媒对古村落文化变迁的影响

1、以核心空间为布局的村落形态变迁对比:宏村与关麓

(2)内力与外力作用下的选择与调整

2、以线性空间为布局的村落形态变迁对比:西递与唐模

3、以块状空间为布局的村落形态变迁对比:南屏与黄村

(1)遗存与变迁的整体形态和评价

(2)内力与外力作用下的选择与调整

(1)变迁过程中的整体形态对比

(3)变迁过程中的外生因素对比

2、徽州古村落与湘西古村落文化整体变迁的对比

(1)变迁过程中的整体形态对比

(2)变迁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对比

(3)变迁过程中的外生因素对比

3、徽州古村落与江浙传统村落文化整体变迁的对比

(1)变迁过程中的整体形态对比

(2)变迁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对比

2、文化意义与符号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特征

3、信息及旅游产业体制引导下的结构特征

2、村落文化内部空间在商业模式下的表现特征

3、村落发展空间在基础设施条件下的外部特征

1、原有的环境形态和文化价值是包含过程在内的动态资源配置方式

2、现有的环境生态和文化生态是包含发展在内的动态资源结构重组

3、资源结构的利益调整和布局依据是文化变迁的物态基础

1、文化传统的分解是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物质结构基础的消解

3、文化类型的新常态是文化变迁的最终选择

2、系统包含着现代社区发展概念之一的新型文化风貌

3、系统包含着新型社会关系在内的观念调整与意识转化

1、整体文化变迁的内在选择特征

2、整体文化变迁的本质特征

1、文化变迁是以包含合理内核为演进图式的变迁

[5]Black R.Rural Europe:Identity and Change.Amold,

[15]刘沛.古镇名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6

[21]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8]陆学艺,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006

[9]陈伟.徽州古民居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探索[J].华中建筑.2000(2):1-3

[13]廖奔.中国乡村社会文化空间考察[J].传统村落,2013(1):13-21

[43]唐耀华.城市化的概念研究与新定义[J].学术论坛,2013(5):113-116

[1]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6-06-15

附表A黔县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

附录B黔县历史性村镇统计表

附表C 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表

附表D徽州重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适应性综合评价

6、《建筑知识》因地制宜 行为重置 第一作者

展开▼

摘要

文化的变迁是由内生因素和外生环境共同作用的动态演变过程。所谓内生因素,是与文化系统结构相关联的内容特征。而文化系统结构,在其文化类型与形态、文化意义与价值、物态遗存和存在方式、文化景观和认知体验等都有相对应的表达方式,以及在结构变化之中各层面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所谓外生环境的指向内容,是指与时代条件下文化发展演化相关联的背景环境、政策机制和现代价值观念导向。文化变迁的发生和动态演化,是由内生因素在不同外部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构演化。而外部条件的设定存在,则是指因外在环境作用的影响而产生的规定性。内生因素决定了文化演化的实际表现特征和时代意义,而外生环境则引导了文化变迁的具体路径和演化方向。 本文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SH047)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徽州古村落文化变迁机制研究进行展开,本文认为,具体文化变迁的演化机制,是在内生因素和外生环境相互影响作用下,原型的文化要素在结构基础趋向消解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演化时代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意识,在新的条件下进行结构重组和意义的重新表达。徽州古村落的文化变迁,是以文化发展外在条件引起的内生要素的重新整合,从而在资源利用方式上,以现代城镇化规模发展理念为导向的集约化发展变迁之路。其中,特别以旅游文化作为产业带动,将相关产业联结成为系列性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这种发展又反之促进文化本体在原生结构依存条件的转化,进而在文化新型表现模式上,达到不断动态循环演变的常态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文化变迁作为人文意象的形态表现,个体和族群的意识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意识受时代价值和外来侵入的社会影响,但意识观念最终决定了文化作为资源的产业发展的现代价值取向,进而在行为模式中表现为,追求物态繁荣的表面现实下,探寻文化本真的真实走向和意志表达。 全文共分五章。文章结构的思路以理论分析、价值分析、现状分析、类比分析直至对策分析的总体结构。本文第一章从理论角度分析徽州文化框架下的古村落文化,同其母体文化一样,在系列性整体构架下,结合现代社会和价值观念的发展目标,在内生结构和外生环境的交织作用下,其结构的不同部分发展的状态和选择方式各有不同。本文第二章,对现实条件动因和外在价值影响的分析,表明了古村落变迁的目标选择与机制可能;本文第三章分析了不同现实条件状态下的文化动态变迁表现;第四章则是在内部与外部对比条件下,不仅指出其资源要素分配的实际变迁机制因素,更在发展路径和可能性上,提出了相关的设想和建议。最后一章从原有和既有的文化生态角度,尝试解析其能够采取的对策机制。

著录项

  • 作者

    刘源;

  •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南大学;
  • 学科 建筑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仲德崑;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城市化过程; 徽州古村落; 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