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锡山区幼托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调查及其干预研究
【6h】

锡山区幼托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调查及其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要

Abstract

Objective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s

一 前言

二 资料与方法

1相关资料收集

2研究方法

3资料整理和分析

3.1数据收集

三 结果

4基本情况

5 研究对象手卫生知晓基本情况

6干预前对手卫生概念的掌握情况

7 需要洗手情况认知情况

8影响教职工洗手的主观因素

9 消毒液的选择和配备

10 工作时间占用挤压情况

11硬件设备配备因素

12手卫生相关行为干预工作

四、讨论

1、辖区幼托机构幼儿数

2、消毒设施

3、手卫生设施设备

4、幼托机构教职工基本情况

5、手卫生概念掌握情况

6、洗手时刻认知情况

7、影响教职工洗手的主观因素

8、工作时间占用挤压情况

9、干预研究结果

10、手卫生采样检测情况

11、存在问题

12、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 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了解锡山区幼托机构的手清洁(或消毒)设施设备的配备情况以及使用率; 掌握幼托机构保健老师、班级老师、保育员手卫生清洁习惯和个人防护情况; 对教职工的手清洁过程进行规范程度评分,对手部菌落采样培养来判定合格情况; 通过干预研究,分析综合干预措施后,对幼托机构工作人员手卫生知晓、态度、行为改变、手卫生合格率的影响。 方法: 设计问卷调查表,面对面调查并收集辖区18家幼托机构的基本建设情况、教职工手卫生知识了解程度,描述不同单位之间、不同岗位之间对手卫生的认知; 通过对教职工点对面的培训、点对点行为干预和督导、张贴规范步骤的模式开展干预,对130位教职工自身对比干预前后的认知情况、洗手意识行为、规范性是否有变化; 对教职工洗手规范性进行评分记录,进行手卫生采样检测,采用自身对照,比对洗手前后手卫生结果的影响,分析规范洗手对手卫生的意义和程度。 结果: 1、18家幼托机构总共有256个班级、8973位幼儿,幼儿数超过350人的有11所,低于350人的7所。人数最少的为云林幼儿园1个托班14人,三个学校有超过40人的上限的班级。 2、班级内水龙头最少的为4个水龙头,水龙头数最多的为查桥中心幼儿园,其15个班级中4个班级拥有9个水龙头。均能满足至少10位幼儿拥有1个水龙头的要求,降低了“水龙头的不足”导致作为手足口病等的危险因素。 3、不同岗位的年龄分布、学历分布有区别:保健老师、班级教师在25~年龄段最多;而保育员年龄稍长,35~岁年龄段最多。班级教师学历也普遍比保育员要高、流动性要低,女性教职工多于男性。 4、干预前教职工对手卫生概念、七步洗手法的掌握不佳;对需要洗手的“时刻”认知不足。 5、健康教育、专项培训和业务督导、张贴洗手法贴纸等做法,可以提高教职工对手卫生的认识,并提高洗手规范性。 6、“清洁剂、消毒剂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的干燥”,“工作太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洗手池旁可触及处没有配备干手设施(如一次性擦于纸巾、个人单独使用消毒的毛巾或吹风烘干机等)”可能是影响教职工洗手的主要顾虑因素。 7、新光幼儿园的洗手对手部菌落计数结果有了改善,而金马幼儿园没有;班级教师洗手也使得菌落计数下降,而保育员没有显著改善。总的来说洗手可以改善手卫生菌落计数,提高合格率。 结论: 1、锡山区幼托机构的教职工以女性为主,班级教师和保育员的年龄阶段、教育水平、岗位稳定性有不同。 2、教职工的手卫生相关认知水平有不足,通过不同干预措施能够改变认知水平和依从性,干预前后的手卫生认知获得提高,并借此提高和统一了各幼托机构的设施设备配备和使用要求。 3、执行“七步洗手法”后能够改善手卫生菌落计数,提高合格率;不同单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岗位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