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析延边速滑运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条件
【6h】

试析延边速滑运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条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现状

1.2.1国外现状

1.2.2国内现状

1.2.3延边速滑现状

1.3选题意义

第二章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延边速滑发展历程阶段分析

3.1.1起步发展阶段(建国初~文革前)

3.1.2停滞不前阶段(1966年~1971年)

3.1.3恢复提高阶段(1971年~90年代初)

3.1.4低谷阶段(90年代初~至今)

3.2延边速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2.1运动员现状

3.2.2速滑成绩现状

3.2.3后备人才培养及体系现状

3.2.4教练员现状

3.2.5基础设施现状

3.2.6科研问题现状

3.2.7行政管理问题现状

3.3延边州速度滑冰可持续发展条件

3.3.1体育职能部门决策及管理

3.3.2后备人才

3.3.3教练员培训

3.3.4经费保障

3.3.5科研成果及应用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一个具有较强民族特色的地区。他不仅是“北国足球之乡”,而且又是我省乃至国家输送速滑后备人才的基地。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冰雪运动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吉林省体委冬季项目发展战略部署,在延边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兴起了以学生为圭的速滑运动。在全州广泛开展速滑运动的基础上,运动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并且涌现出许多优秀速滑运动员,为国家为我省输送了大批后备人才。延边也成为了全国速度滑冰重点发展项目地区之一。 然而,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由于经费短缺、职能部门只重视足球这一传统项目而忽视了速滑运动的发展,速滑运动后继乏人,延边速滑逐步走向滑坡。尽管职能部门现在正努力改善我州速滑运动的现状,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我州速滑发展前景还令人担忧。 延边速滑运动要恢复和发展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和总结延边速滑从建国初到九十年代初的三个发展阶段(起步发展阶段、停滞不前阶段、恢复提高阶段),并对现阶段(低谷阶段)我州速滑运动员、教练员、后备人才培养级体系等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探索速滑运动水平落后的原因。借鉴国内和国外先进经验,从战略的角度确立适合延边速滑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方案,为延边速滑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对策。 研究表明,影响延边速滑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职能部门对速滑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经费短缺,场地设施简陋;由于家长的束缚加上训练体制不完善,造成许多有速滑运动员流失,后备人才出现严重短缺现象:教练员定期培训少,崇尚经验,整体科研能力差。因此,为了延边速滑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职能部门应加大对速滑运动的重视程度及管理,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训练体制和竞赛制度;在中、小学中广泛普及速滑运动,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完善教练员的培养体制,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加对速滑运动的经费投入,改善设施,保障训练;训练要与科研结合,使训练更科学更合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