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吉林省玉米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的演替规律研究
【6h】

吉林省玉米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的演替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 言

2.世界玉米栽培概况

2.1 玉米栽培正向区域化方面发展。

2.2 杂交品种的大面积使用。

2.3 科学合理施肥保持和培肥地力。

2.4 增加种植密度。

2.5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2.6 玉米生产实现机械化作业。

2.7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2.8 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施肥技术。

3.吉林省玉米栽培技术应用概况

3.1 根据不同生产类型区选用优良品种

3.2 精耕细作,适时早播

3.3 合理密植

3.4 根据玉米需肥特性合理施肥

3.5 适时灌溉

3.6 地膜覆盖

3.7 加强田间管理

4.吉林省玉米品种的演替

4.1 清朝时玉米品种应用特点

4.2 日伪统治时期玉米品种应用特点

4.3 建国后十年玉米品种应用特点

4.4 60年代至90年代初玉米品种的演变特点

4.5 90年代后玉米品种应用特点

5.吉林省玉米栽培密度的演替

5.1 日伪时期玉米栽培密度

5.2 建国后至90年代玉米栽培密度变化

5.3 不同玉米栽培密度产量对比

6.吉林省玉米培肥规律的演替及作用

6.1 土壤肥力与土壤培肥的内涵

6.2 土壤培肥对玉米高产的重要作用

6.3 几种常用的培肥措施

7.吉林省玉米耕作栽培技术的演替

7.1 20世纪50年代(1949-1959年)

7.2 20世纪60年代(1960-1969年)

7.3 20世纪70年代(1970-1979)

7.4 20世纪80-90年代(1980-1999)

7.5 21世纪

8.吉林省玉米高产栽培理论发展趋势

8.1 品种应用的发展趋势

8.2 群体结构发展趋势

8.3 合理施肥的发展趋势

8.4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一个发展趋势

8.5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生产是玉米高产的发展趋势

9.产量潜力与环境条件分析

9.1温度与潜力

9.2土壤与潜力

9.3水分与潜力

10.吉林省玉米高产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 人 简 介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以禾本科植物玉米(Maize)为试材,从种子、肥料、耕作栽培技术、植保技术等方面,研究吉林省玉米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的演替规律,对过去和现在理论和技术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优点,查找存在问题,论述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及结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世界玉米栽培概况及理论和技术应用情况;吉林省玉米品种栽培密度、培肥及耕作栽培技术的演替规律;栽培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玉米单产,途径也要从玉米生理和生态两方面考虑。也就是说一方面通过优化耕作栽培技术来提高叶片光合利用率,优化耕作栽培技术包括:精耕细作,合理施肥,使用杂交种以及杀虫剂和除草剂等,这些措施能够给玉米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是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同时利用生长调节剂改进株型,创造出有利于受光的株型,能大幅度提高光能俘获率,是玉米生产和积累有机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就是基因工程的应用,通过改变或导入所需基因,改变作物生理机能,提高光能的转化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