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延边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研究
【6h】

延边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导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及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文的结构

第二章 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评价指标

2.1 小康的基本内涵

2.2 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

第三章 延边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3.1 延边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现状

3.1.1 经济发展现状

3.1.2 社会和谐现状

3.1.3 生活质量现状

3.1.4 民主法制现状

3.1.5 文化教育现状

3.1.6 资源环境现状

3.2 延边与全面小康目标的差距

3.2.1 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

3.2.2 社会和谐方面的差距

3.2.3 生活质量方面的差距

3.2.4 文化教育方面的差距

3.2.5 资源环境方面的差距

3.3 延边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

3.3.1 开发开放水平低

3.3.2 工业发展缓慢

3.3.3 各县市发展不平衡

3.3.4 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低

3.3.5 能源消费需求高,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高

3.3.6 农业产业化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

第四章 延边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建议

4.1以开发开放,推动经济发展

4.1.1抓住历史机遇,提高开发开放水平

4.1.2 提高开发开放水平,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

4.1.3 提高开放水平,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

4.2 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2.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4.2.2 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发展文化产业

4.2.3 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4.2.4 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4.3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共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延边地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弄清延边地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现状。本文根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的六个方面的23个指标来分析延边地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情况。经济发展方面,中延边地区人均GDP、R&D经费支出、城镇人口比重、失业率等4个指标已经达到并超过了全面小康目标,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个指标尚未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完成度为85%,其原因在于延边地区8个县市中首府延吉市的全面小康建设程度很高,但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等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得比重很低,降低了延边地区总体水平。社会和谐方面,延边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5,完成度为94%。延边地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比较大,离全面小康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延边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5,完成度为94%。生活质量方面,延边地区的恩格尔系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等3个指标已经达到全面小康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的完成度为96%和77%。民主法制方面,延边地区社会安全指数已经达到了全面小康目标。文化教育方面,延边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标完成度为52%。资源环境方面,延边州单位GDP能耗实现程度为43%。
  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从延边地区实际情况和对上述23个指标的分析,得出了制约延边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因素,即开发开放水平低、工业发展缓慢、各县市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低、能源消费需求高、农业产业化滞后和农民收入水平低等。这些因素也制约着延边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延边地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最后,针对延边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提出延边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