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氟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抗小鼠强迫应激及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样作用研究
【6h】

氟西汀联合拉莫三嗪抗小鼠强迫应激及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样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语表

引言

第一章 氟西汀联合拉莫三嗪对小鼠强迫应激的作用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第二章 氟西汀联合拉莫三嗪对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第三章 氟西汀和拉莫三嗪联合用药抗抑郁作用的机制探讨

第一节 联合用药对小鼠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E)重摄取实验的影响

第二节 联合用药对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的影响

第三节 联合用药对小鼠脑组织中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讨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心境稳定剂与抗抑郁剂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氟西汀联合拉莫三嗪对强迫应激及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抑郁模型中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1)小鼠强迫应激模型:小鼠根据预实验剔除不动时间差异较大的,其余小鼠均衡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氟西汀阳性药对照组(10 mg/kg)、氟西汀(10 mg/kg)和拉莫三嗪(10 mg/kg)联合用药组。其中溶剂对照组每日灌胃等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其余两组按设计好的剂量灌胃氟西汀和拉莫三嗪,均连续灌胃7天。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小鼠不动时间以及旷场实验中小鼠直立次数、穿越底面块数和中央格停留时间作为初次筛选抗抑郁药的指标,对氟西汀和拉莫三嗪联合用药的抗抑郁作用进行初步评价。
  (2)小鼠慢性应激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氟西汀组(10 mg/kg)、氟西汀(10 mg/kg)和拉莫三嗪(10 mg/kg)联合用药小剂量组、氟西汀(10 mg/k g)和拉莫三嗪(20 mg/kg)联合用药大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经历4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应用随机方法将11种刺激因子随机分配到每周7天从而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小鼠造模1周后开始灌胃,其中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等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其他各组按预实验计划量灌服氟西汀和拉莫三嗪,均连续给药3周。于实验前1天(0 day,0d)、实验第7、14、21、28天分别测量小鼠体重并记录,同时进行肛温检测和蔗糖水消耗实验。造模结束后,小鼠迅速脱颈椎处死并取脑组织制备相应浓度的组织匀浆液以备含量测定。
  (3)小鼠脑组织单胺类递质及抗氧化指标检测:通过抑制单胺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重摄取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nzyme-linked immu-ne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研究其抗抑郁中对单胺递质部分的作用机制。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小鼠脑组织中抗氧化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研究其抗抑郁中对抗氧化系统部分的作用机制。
  结果:(1)小鼠悬尾实验中,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10 mg/kg)及联合用药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P<0.01)。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10 mg/kg)和联合用药组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P<0.05)。小鼠旷场实验中,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10 mg/kg)和联合用药组在小鼠水平活动、直立行为和中央格停留时间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CUMS模型小鼠的体重在造模前1天,各组小鼠的体重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造模第7天(给药前一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氟西汀组(10 mg/kg)、联合用药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小鼠体重均显著降低(P<0.01,P<0.01,P<0.01,P<0.01);造模第1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氟西汀组(10 mg/kg)、联合用药各剂量组小鼠体重降低均显著(P<0.01,P<0.01,P<0.01,P<0.01);造模第21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氟西汀组(10 mg/kg)、联合用药各剂量组小鼠体重降低均显著(P<0.01,P<0.01,P<0.01,P<0.01);在造模第28天,相比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氟西汀组(10 mg/kg)、联合用药小剂量组小鼠体重均降低显著(P<0.01,P<0.01,P<0.01),其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大剂量组小鼠体重显著升高(P<0.05)。
  CUMS模型肛温检测中,在造模前1天,各组小鼠的肛温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造模第7天,各组小鼠的肛温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第1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肛温略有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10 mg/kg)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肛温略有升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第21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肛温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小鼠肛温均有显著性升高(P<0.01,P<0.01);造模第28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肛温显著性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10 mg/kg)小鼠肛温升高显著(P<0.05),联合用药各剂量组小鼠肛温升高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P<0.01)。
  CUMS模型蔗糖水消耗实验中,造模第21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的绝对蔗糖饮水量、相对蔗糖饮水量以及糖水偏爱百分比均明显降低,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10 mg/kg)和联合用药小剂量和大剂量组的绝对蔗糖饮水量和相对蔗糖饮水量均有升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联合用药小剂量组小鼠的糖水偏爱百分比升高显著(P<0.05);造模第28天,相比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鼠绝对蔗糖饮水量降低显著(P<0.01)、相对蔗糖饮水量显著降低(P<0.05),造模各组小鼠糖水偏爱百分比均有下降,其中模型对照组小鼠糖水偏爱百分比降低显著(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氟西汀组(10 mg/kg)、联合用药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小鼠绝对蔗糖饮水量均有升高且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氟西汀组(10 mg/kg)、联合用药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小鼠相对蔗糖饮水量显著升高(P<0.05,P<0.05,P<0.01),氟西汀组(10 mg/kg)、联合用药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小鼠糖水偏爱百分比升高均显著(P<0.01,P<0.01,P<0.01)。
  (3)小鼠抑制单胺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重摄取实验中,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10 mg/kg)的小鼠死亡率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联合用药组小鼠死亡率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各组小鼠脑中5-羟色胺(5-HT)含量均有下降,其中模型对照组、氟西汀组和联合用药小剂量组小鼠脑中5-羟色胺(5-HT)的含量降低显著(P<0.01,P<0.01,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和联合用药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小鼠脑内5-羟色胺(5-HT)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5,P<0.01)。
  在小鼠脑组织抗氧化系统部分主要进行了小鼠脑组织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四项含量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小鼠脑内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显著(P<0.05),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联合用药大剂量组小鼠脑内SOD活力升高非常明显,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用药大剂量组小鼠脑内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联合用药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均非常明显,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1)。
  结论:氟西汀联合拉莫三嗪可显著改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以及改善脑组织氧化应激系统的平衡失调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