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风应力的主振荡型对海洋强迫作用的诊断和模拟研究
【6h】

风应力的主振荡型对海洋强迫作用的诊断和模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引言

1.1国内外研究动态

1.2本文的研究意义及本文的工作

2资料处理、模式和诊断分析方法

2.1资料说明

2.2模式介绍

2.3诊断分析方法

2.4诊断分析步骤

3热带太平洋风应力距平场的POP分析

3.1纬向风应力传播型的空间-时间特征

3.2经向风应力传播型的空间-时间特征

3.3驻波型的空间-时间特征

4大气对海洋强迫作用的数值模拟

4.1 El Nino事件的分类

4.2海洋模式的模拟检验

4.3用POP重建的风应力场对海洋的强迫作用

5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展开▼

摘要

该文利用FSU风应力逐月资料,运用POP分析方法,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地区风应力异常场结构与E1 Nino/La Nina事件的联系.结果显示:纬向风应力有35、47和57个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经向风应力有28和38个月周期的传播型振荡.对纬向、经向风应力距平与SSTA做SVD分析赤道太平洋地区风应力异常和海表温度异常之间的相关关系显示,经POP分析得到的纬向、经向风应力的空间型与E1 Nino/La Nina时的SSTA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同时指出,对E1 Nino/LaNina这样的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现象的时空演变,应注重多种振荡混合的作用,而不应只分析单一的模态作用.风应力异常的局地振荡对E1 Nino/La Nina现象的影响也不应忽视.数值试验的结果表明,由POP重建的纬向风应力中缓慢变化的大尺度振荡成分加深了E1 Nino/La Nina事件的强度,加大了它们的空间分布范围,但正负距平中心的位置比观测风应力模拟的情况偏西.同时说明在原始资料中的高频振荡等其它次要成分起到了削弱E1 Nino/La Nina事件强度和范围的作用.保留在重建的经向风应力中的大尺度振荡成分也起到加强了E1 Nino/La Nina事件的强度的作用,但强度比纬向风应力模拟的弱,与观测风应力模拟的强度相差不大,在空间范围上与观测风应力模拟的基本一致.说明在生成E1 Nino/LaNina事件的重要性上,纬向风应力的振荡成分比经向风应力的更重要,作用也更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