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松墨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染色体核型研究
【6h】

松墨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染色体核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第一章文献综述

1染色体研究概述

1.1染色体类型

1.2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1.3染色体行为

2实验材料及制片技术

2.1实验材料

2.2制片技术

2.3染色体分带技术

2.4染色体分带技术在昆虫学方面的应用

3昆虫染色体的研究现状

4研究意义

第二章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1.1供试昆虫

1.2仪器、设备及试剂

2实验方法

2.1天牛幼虫神经节的染色体玻片标本制备

2.2松墨天牛蛹的精巢(卵巢)、神经节、唾腺染色体制备

2.3天牛成虫的精巢(卵巢)、神经节、唾腺染色体玻片标本制备

2.4天牛卵(胚胎)染色体玻片标本制备

2.5 C-带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2.6染色体核型分析项目

2.7染色体C-带带型分析

3数据统计与处理

第三章结果分析

1处理条件的优选

2染色体常规核型分析

2.1松墨天牛

2.2光肩星天牛

2.3桑天牛

3染色体C-带带型

4讨论

第四章桑天牛胚胎期核酸含量变化与核型研究取材的关系

1实验材料

2试验方法

3结果分析

3.1总核酸含量

3.2胚胎RNA、DNA含量

4讨论

第五章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图版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 Motschulsky)、桑天牛(Apriona germari Hope)为研究对象,分别剖取三种天牛幼虫、蛹、成虫和胚胎的不同组织和器官,通过不同剂量秋水仙素的处理,以及低渗时间和卡诺固定液(Carnoy)固定次数等一系列条件的筛选,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染色体制片观察,确定适宜三种天牛染色体研究的实验材料及条件。并采用BSG(Barium Hydroxide,Saline,Giemsa)法对C-带进行处理,以pH值为6.8的Giemsa(5%)染液染色,分别对三种天牛染色体C-带进行了观察。
   实验结果如下:松墨天牛最佳实验材料为7日龄蛹的精巢(卵巢),染色体数2n=20,性别决定机制为Xyp,染色体组式:5L+4M+Xyp;光肩星天牛最佳实验材料为初羽化成虫的精巢(卵巢),染色体单倍体数n=10,性别决定机制为Xyp,染色体组式:6L+3 M+Xyp;桑天牛最佳实验材料为2、3日龄胚胎,染色体数2n=20,性别决定机制为XY,染色体组式:5L+4M+XY。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桑天牛胚胎的核酸含量,其含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大,3、6、9日龄均出现峰值,而3日龄时RNA/DNA比值均大于6、9只龄。这一结果与桑天牛最佳材料的选取一致,为实验材料的选取提供一个新途径。对天牛的C带带型进行观察分析,带型模糊不清。仅松墨天牛的染色体上有带纹存在,以圆形、椭圆形为主。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C带照片模糊,难以观察、辨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