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经济有序程度的微观度量—经济熵的提出及理论研究和应用
【6h】

区域经济有序程度的微观度量—经济熵的提出及理论研究和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 言

第一章、经济熵的提出

第二章、经济熵的数学分析

第三章、经济熵的理论研究

第四章、经济熵的理论应用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熵是对系统内微观粒子热运动杂乱程度的度量。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孤立系统的熵趋向增大,即系统的有序程度趋向降低,而薛定谔则指出开放有机系统由于从外界汲取“负熵”从而系统的有序程度趋向增加。 区域经济作为开放有机系统,依据薛定谔的理论,从系统秩序的角度看,其有序程度趋向增加。区域经济有序程度增加的内在要求是资源配置的优化,其外在表现为福利水平的提高,从而,区域福利水平反映了区域经济的有序程度。 基于这一思想,论文首先提出经济微观态、经济序和经济有序化概念,以描述区域经济在有序化过程中某时刻所处的状态和水平;在此基础上定义经济熵,以经济序作为测度指标,以经济序的变化度量区域经济有序程度,即区域经济系统各要素和各子系统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从而提高区域经济系统整体发展效率和速度的协调水平,而微观度量则是指该度量是从个体福利水平的角度进行的;接着对经济熵进行了数学分析,证明其反映了区域经济有序程度的变化趋势,即在波动中趋向增加,并用经济增长理论验证了该结论。 在数学分析和理论验证后,论文对经济熵的性质和内涵进行了理论研究,指出,应用经济熵对区域经济的研究符合系统科学的基本原则,经济熵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观基础、基本内涵、波动性和周期性。其中,提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观基础是经济熵的基本意义之一,这为研究区域经济这门应用经济学提供了更坚实的微观基础和新的理论方法;接下来,应用经济熵分析了区域存在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区域的本质、区域差异的演化过程。 在结论中,总结了经济熵的意义及其理论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