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闻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传播策略
【6h】

新闻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传播策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原因与框架设置

二、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章、危机事件与危机传播

一、危机事件的形成与特征

(一)危机事件的形成:

(二)危机事件的特征:

二、危机传播范畴与原则

(一)危机传播的范畴界定

(二)危机传播的原则

第三章、危机事件对新闻媒体的制约与利用

一、危机事件对新闻媒体的制约

(一)危机事件本身不可抗因素对新闻媒体制约:

(二)危机事件负面影响造成社会传播环境对媒体制约:

(三)危机事件报道者个人素质对新闻媒体制约:

二、危机事件对新闻媒体的利用

(一)现代战争对新闻媒体的利用

(二)恐怖主义对新闻媒体的利用:

第四章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传播策略

一、危机潜伏期:树立意识、未雨绸缪

(一)监测环境、预警危机

(二)普及知识、化解危机

二、危机初发期:及时报道、稳定民心

(一)主动出击、及时报道、追求时效

(二)表达同情、以人为本、稳定民心

三、危机持续期:全面报道、疏导民意

(一)全面报道、解释危机

(二)上下沟通、引导舆论、疏导民意

四、危机消退期:心理援助、恢复秩序

(一)实施心理援助,提高公众危机心理承受力

(二)总结经验教训,重建社会秩序

(三)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20世纪以来,洪水、干旱、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飞机失事、矿井塌方、食物中毒等人为事故接连不断,而病毒传染、战争、人质绑架、恐怖袭击等事情也让人屡见不鲜,各种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发生在美国本土的“9·11”事件还是与伊拉克之间的第二次海湾战争,无论是“非典”、禽流感还是西尼罗河病毒,也不管是印度洋海啸还是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从这些危机的发生、发展到缓解、消退,从政府的处理方式到公民个人的应对措施,都在短时间内传记全球每一个角落,也牵动着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心。而所有这些信息的传递都主要得益于资讯渠道的畅通与新闻媒体的报道。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发挥积极的传播作用不仅有利于树立自身的权威性与公信力,而且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以往对危机事件的研究,多是从宏观角度出发为政府更好地实现危机公关出谋划策。本文转换研究视角,运用新闻学、传播学、伦理学、舆论学、公共关系学等理论,对新闻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传播作用进行深入剖析,一方面指出危机事件对新闻媒体的制约与利用,另一方面提出了新闻媒体应对危机事件的传播策略。 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结论首先阐述了论文选题的原因,并着重对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危机事件的研究进行文献分析,同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危机事件与危机传播中,分析了危机事件形成的原因与特征,并对信息社会的危机传播进行定义,指明本文的研究范畴,强调了新闻媒体危机传播的原则性。第三章危机事件对新闻媒体的制约与利用分为两节,分别从两个方面对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被动作用进行分析,首先指出这种限制来自于危机事件本身不可抗因素(微观、客观)、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造成的新闻传播环境。(宏观、主观)、危机事件报道者个人素质(中观、主观)等三方面的作用;同时阐明了危机事件利用新闻媒体的主要手段及方式,这一节以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和20HD4恐怖分子制造的“别斯兰人质”事件为例。第四章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传播策略,共分为四个小节,为了论述方便,人为地将危机事件划分为潜伏期、初发期、持续期和消退期四个阶段,通过对不同阶段媒体传播策略的重点阐述,指出新闻媒体面对危机事件时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信息需求,为社会的致稳致序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