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松嫩平原典型荒漠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以吉林省乾安县为例
【6h】

松嫩平原典型荒漠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以吉林省乾安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2.2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发展

1.2.3 LUCC驱动因子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的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遥感数据处理

3.1 数据源

3.2 遥感影像预处理

3.3 遥感影像解译

3.3.1 土地分类及解译标志建立

3.3.2 遥感图像解译

第4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4.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4.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

4.2.1 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模型

4.2.2 土地利用动态度结果分析

4.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

4.3.1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

4.3.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

4.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4.5 研究区LUCC驱动因子分析

第5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典型荒漠化区域吉林省乾安县为研究区域,收集了1995年、2000、2007年,时间跨度为12年的覆盖整个吉林省乾安县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利用4、3、2波段合成标准假彩色影像,使用人机交互方式目视解译获取了该地区1995、2000和2007年三期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然后分析了乾安县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且定量的分析了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由于研究区是我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带,其生态系统脆弱且有着显著的敏感性。因此研究其土地利用变化,对于揭示生态脆弱和敏感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以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等来分析研究各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数量变化,变化速率和土地利用程度。乾安县土地利用总量变化的特征表现为:耕地数量较大幅度增加,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减少,建筑用地、湿地面积增加。
   2、以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等来分析研究各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数量变化和转移情况。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是计算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方法,是区域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的基础,利用GIS的矢量叠加分析,由两期土地遥感解译图,可以得到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耕地在2007年的总面积为22.40×104h㎡,主要是由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土地转化而来的,建设用地主要是由草地、未利用土地、耕地转化而来。
   3、利用定量分析方法来揭示吉林省乾安县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的驱动因子。由于吉林省乾安县研究区域较小,时间尺度也比较短,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影响相比并不明显。因此,本文主要对直接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耕地面积增加,其驱动素主要是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草地面积的减少,其驱动因素主要是总人口,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其驱动因素主要是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均居住面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