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完美主义的结构特征及对情绪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
【6h】

完美主义的结构特征及对情绪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完美主义的定义与测量

1.1.1 完美主义的定义

1.1.2 完美主义的测量

1.1.3 当前的争论

1.2 适应性、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关系

1.2.1 适应性、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分离

1.2.2 适应性、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联系

1.2.3 完美主义表现类型

1.3 完美主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

1.3.1 与消极心理适应的关系

1.3.2 与积极心理适应的关系

1.3.3 完美主义与情绪健康的关系

1.4 压力情境下完美主义结构及功能稳定性

1.4.1 完美主义的领域一般性与特异性

1.4.2 完美主义的特质稳定性与状态依从性

1.4.3 压力情境下完美主义适应功能的稳定性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2.1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2 本研究欲解决的问题

2.3 研究目的与研究设计

2.3.1 研究目的

2.3.2 研究方法

2.3.3 研究设计

3 实验研究

3.1 研究1: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的编制

3.1.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1.2 研究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讨论

3.2 研究2:完美主义与情绪健康的关系研究

3.2.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与分析

3.2.4 讨论

3.3 研究3:完美主义结构的领域特征研究

3.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3.2 研究方法

3.3.3 结果与分析

3.3.4 讨论

3.4 研究4:压力情境下特质、状态完美主义的关系研究

3.4.1 研究目的及假设

3.4.2 研究方法

3.4.3 结果分析

3.4.4 讨论

3.5 研究5:压力情境下完美主义结构的特质稳定性研究

3.5.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5.2 研究方法

3.5.3 结果分析

3.5.4 讨论

3.6 研究6:压力情境下完美主义结构的状态依从性研究

3.6.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6.2 研究方法

3.6.3 结果分析

3.6.4 讨论

3.7 研究7:压力情境下完美主义对积极情感的影响机制

3.7.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7.2 研究方法

3.7.3 结果分析

3.7.4 讨论

3.8 研究8:压力情境下完美主义对消极情感的影响机制

3.8.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8.2 研究方法

3.8.3 结果分析

3.8.4 讨论

4 综合讨论

4.1 完美主义的结构及测量

4.2 完美主义结构的跨领域稳定性

4.3 完美主义结构的跨情境稳定性

4.4 压力情境下完美主义的适应功能稳定性

5 研究结果的意义、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5.1 研究结果的意义

5.2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6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完美主义是个体的一种人格特质,其研究经历了从消极功能观到二因素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30年来研究者广泛探讨了完美主义与精神病理学和心理问题的相关、发展模型、矫正治疗等。近期研究者提倡将完美主义划分为适应性、非适应性两种形式,成为完美主义研究领域的一种新取向。适应性完美主义是一种为成就设置灵活的高标准、可以容忍目标追求过程中的失败、成就能使其满足、受自我提升期望驱动的倾向,与自尊、满意度、积极情感等积极心理适应相关紧密;非适应性完美主义是一种为成就设置不现实的、僵化的高标准,对错误及失败过度关注,失败时进行过度自我批评,成就不能使其感到满足,受外在动机驱动的倾向,与抑郁、焦虑、自杀意念、强迫等消极心理适应有关。
  与消极功能完美主义相比,适应性、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研究开展相对较晚,缺乏对适应性、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结构的跨领域、跨情境稳定性的探讨。以往研究证明适应性完美主义与积极心理适应有关,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心理问题有关,但未探讨在压力情境下,适应性完美主义是否依然具有积极意义,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消极影响是否会加深。
  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分8个子研究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研究1编制了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用以评估适应性、非适应性完美主义水平;研究2考察了完美主义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相关;研究3选择学业成就、社会交往两种生活领域,检验适应性、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跨领域稳定性;实验4至6检验完美主义的跨情境稳定性,其中实验4设置学业成就、社会交往两种压力任务,检验适应性、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绝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实验5考察在两种压力情境下,特质完美主义对状态完美主义的解释率,以检验完美主义的特质稳定性;实验6以情绪健康作为心理状态指标,检验适应性、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对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状态依从性;实验7、8设置学业成就、社会交往两种压力情境,检验特质、状态完美主义对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影响机制,以考察完美主义适应功能的稳定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
  (1)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包括现实标准、内在动机、容忍失败、成就满足,非现实标准、外在动机、错误关注、成就不满足八个维度,前四个维度构成适应性完美主义分量表,后四个维度构成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分量表,量表信效度较好。
  (2)总体上适应性、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不存在学业成就、社会交往领域间差异,但与社会交往领域相比,个体在学业成就领域内的现实标准、内在动机水平较高,外在动机水平较低。
  (3)适应性完美主义在社会交往压力下具有绝对稳定性,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在学业成就压力情境下具有绝对稳定性。两种压力情境下,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相对稳定性、特质稳定性均较适应性完美主义高。与社会交往压力情境相比,适应性、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在学业成就情境具有较高的状态依从性。另外,适应性完美主义在学业成就情境下的特质稳定性最低,而状态依从性最高。
  (4)适应性完美主义与积极情感有关,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消极情感有关。在学业成就和社会交往压力下,特质完美主义通过影响状态完美主义,间接影响情绪健康状态。在获得积极反馈时,适应性完美主义对积极情感的积极影响更大,而无论反馈情境如何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均会引起消极情感水平的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