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俄罗斯新思想”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6h】

“俄罗斯新思想”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俄罗斯新思想”的时代解读

一、时代背景

二、基本内涵

三、思想溯源

四、现实指向

第二章 “俄罗斯新思想”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

一、整体状况

二、基本特征

三、现实困境

第三章 俄罗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一、基本差异

二、相似之处

三、主要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老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遭遇了深刻的体制变革。遗憾的是,所谓的“戏剧性改变”并不是一场华丽转身,而是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其中也表现在教育领域。苏联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滋养了全体苏维埃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意识形态被全盘否定之后,国家已忽视所有与意识形态相关的教育活动,这一结果导致了爱国主义教育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学生爱国意识不断下降。对于今天的俄罗斯而言,为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尽快寻找“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和思想倾向”,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重塑爱国意识,从而把握社会前进和民族发展的人才动力。“俄罗斯新思想”正是这样一个时代产物,其一方面力求构建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统一思想倾向,另一方面突出强调爱国主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俄罗斯新思想”背景下,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陆续恢复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积极探索融合东西方文化特征的教育方式,全面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本文将从俄罗斯现实情况出发,针对高校在“俄罗斯新思想”背景下如何实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进行研究。全文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首先,从时代背景、基本内涵、思想溯源等角度对“俄罗斯新思想”进行时代解读,并探讨其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关系问题。其次,梳理俄罗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状况及基本特征,并客观分析俄罗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通过分析中俄两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差异及相似之处,进一步探讨俄罗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雷蕾;

  •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晓慧;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9.512.0;
  •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爱国主义教育; 俄罗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