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研究-基于VAR与DSGE模型的分析
【6h】

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研究-基于VAR与DSGE模型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4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5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理论基础

2.1 Mundell-Fleming模型

2.2 Dornbusch模型

2.3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第三章 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渠道实证分析

3.1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3.2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4.1 研究的主要结论

4.2 政策性建议

4.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货币政策传导决定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真实效应。在开放经济下,汇率通常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我国汇率制度逐步向浮动汇率制转变的背景下,研究货币政策汇率机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汇率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并以小型开放经济模型作为本文实证部分的理论模型。第三部分实证研究中首先利用一个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经济波动这一传导作用比较明显。然后在小型开放经济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来弥补VAR模型缺乏微观基础的缺点。其中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了线性方程的参数,并结合仿真结果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的具体途径,探讨汇率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理想环境。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第一,利率向汇率的传导效应非常明显;人民币有效汇率对贸易条件的传递效应大于对消费和投资的传递效应。因此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应该是通过影响进出口的渠道最为有效。
  第二,经过DSGE模型的参数估计得到了与我国现实拟合较好的光滑估计,证明了这一模型的适用性。同时在修正的泰勒规则下,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具有可行性。
  第三,仿真结果认为开放程度越高、消费替代弹性越大、价格刚性越小的环境中汇率更加容易承担货币政策传导的角色;一国如果实行通胀目标制,则货币政策更有可能通过汇率顺利传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