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会同不同年龄阶段第2代杉木人工林碳贮量动态特征研究
【6h】

会同不同年龄阶段第2代杉木人工林碳贮量动态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库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方法

1.5 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势

2.1.3 气候条件

2.1.4 土壤

2.1.5 地带性植被

2.2 研究林分概况

3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研究方法

3.3.2 生物量的测定

3.3.3 生产力的测定

3.3.4 林分碳储量估算

3.3.5 数据处理

4 林分生物量

4.1 乔木层生物量

4.1.1 乔木平均单株木生物量

4.1.2 杉木林乔木层生物量

4.2 林下植被生物量

4.2.1 灌木层生物量

4.2.2 草木层生物量

4.3 枯死生物量

4.3.1 凋落物层生物量

4.3.2 细根枯死物生物量

4.4 林分系统生物量

5 植物组织的含碳率

5.1 杉木不同器官含碳率

5.2 林冠下层主要植物含碳率

5.2.1 灌木层主要植物含碳率

5.2.2 草本层主要植物含碳率

5.2.3 不同年龄阶段灌木和草本的碳素含量

5.3 凋落与枯死物含碳率

6 杉木人工林植物碳贮量特征

6.1 杉木人工林植物碳贮量

6.2 杉木人工林植物碳贮量分配

6.2.1 乔木层植物碳贮量的分配

6.2.2 林下植被层植物碳贮量的分配

6.2.3 枯死物层碳贮量的分配

6.2.4 不同年龄阶段杉木林植被系统碳贮存量及其分配

6.3 林分植被系统的固碳特征

6.3.1 年均固碳能力

6.3.2 杉木器官碳积累速率的年变化

6.3.3 不同生长阶段杉木林固碳动态特征

7 结论和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8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8.1 创新点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以我国著名的杉木中心产区会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生物量调查和植物组织含碳率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7~20年生杉木人工林分、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和土壤枯死根系等植物组织的碳含量,以及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的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和土壤枯死根系层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其目的为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作用和碳汇功能的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
   1.杉木器官碳素含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大,同一林龄级叶碳素含量>皮>根>干>枝;不同年龄阶段植被层碳贮存量为22.93~86.98t.hm-2,乔木层碳贮存量>林下植被层>枯死物层;乔木层碳素在器官间的相对分配上,树干>树根>树叶>树皮>树枝。
   2.树干碳素分配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枝、叶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树根和树皮虽有波动,但变化较平稳;乔木层年均固碳能力变化曲线为倒“V”型,树干、树皮、树根碳积累年均变化呈单峰形曲线,但波峰出现林龄各有不同,树枝和树叶碳积累年变化趋势相同,当林分郁闭后,随着林龄增长,年均碳积累速率持续下降。
   3.杉木林固碳动态特征可分为固碳功能建立、固碳能力迅速增长、固碳能力最大、固碳能力相对平稳和固碳能力下降等5个阶段;杉木林的固碳能力,不仅受杉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发育节律的生物学特性的制约,而且还受林分冠层结构特征以及土壤肥力条件对它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