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丽斗蟋长短翅型飞行能力与繁殖发育的权衡关系及其调控机制
【6h】

丽斗蟋长短翅型飞行能力与繁殖发育的权衡关系及其调控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昆虫的分散多型现象

2、环境因素对昆虫翅型分化的调控

2.1 光周期对昆虫翅型分化的调控

2.2 温度对昆虫翅型分化的调控

2.3 食物对昆虫翅型分化的调控

2.4 密度对昆虫翅型分化的调控

2.5 环境胁迫对昆虫翅型分化的影响

3、翅型分化的内分泌调控机理

4、昆虫翅多型现象的遗传机制

5、飞行能力与繁殖间的权衡关系

5.1 雌虫飞行能力与繁殖间的权衡关系

5.2 雄虫飞行能力与繁殖间的权衡关系

6、翅多型的进化

7、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食物胁迫对丽斗蟋飞行肌和繁殖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与饲养方法

1.2 丽斗蟋成虫食物消耗量的检测

1.3 食物胁迫对成虫飞行肌及繁殖发育的影响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雌、雄成虫的食物消耗量

2.2 食物胁迫对长、短翅型雌成虫飞行肌及繁殖发育的影响

2.3 食物胁迫对长、短翅型雄成虫飞行肌及繁殖发育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丽斗蟋短翅型雄成虫的交配竞争优势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与饲养方法

1.2 实验处理

1.3 两型雄虫质量比较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丽斗蟋的交配行为

2.2 丽斗蟋翅二型雄虫虫体质量比较

2.3 丽斗蟋雌虫对翅二型雄虫的交配选择

2.4 雄虫交配经历对其交配竞争力的影响

2.5 雄虫鸣声能力对雌虫交配选择规律的影响

3、讨论

第四章 保幼激素和早熟素对丽斗蟋雌成虫飞行肌与繁殖发育权衡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与饲养方法

1.2 激素处理方法

1.3 效果检测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幼激素Ⅲ(JH Ⅲ)对丽斗蟋长翅型雌成虫飞行和繁殖发育的影响

3 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对丽斗蟋长翅型雌成虫飞行和繁殖发育的影响

3.1 JHA处理对长翅型雌成虫体重的影响

3.2 JHA处理对长翅型雌成虫飞行和繁殖发育的影响

3.3 早熟素Ⅱ(P Ⅱ)对丽斗蟋短翅型雌成虫飞行和繁殖发育的影响

4 讨论

第五章 保幼激素和早熟素对丽斗蟋雄成虫飞行肌与繁殖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与饲养方法

1.2 激素处理方法

1.3 效果检测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幼激素Ⅲ(JH Ⅲ)对丽斗蟋长翅型雄成虫飞行和繁殖发育的影响

2.2 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对丽斗蟋长翅型雄成虫飞行和繁殖发育的影响

3、讨论

第六章 丽斗蟋长、短翅型消化能力及消化酶活性的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与饲养方法

1.2 翅二型个体食物消化能力测定

1.3 中肠重量测定

1.4 中肠酶液制备

1.5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食物和体重干、湿重的回归分析

2.2 翅二型成虫食物消耗量和利用方式的比较

2.3 丽斗蟋翅二型个体中肠重量的比较

2.4 丽斗蟋翅二型个体消化酶活性差异

3、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丽斗蟋Velarifictorus ornatus具有典型的翅二型现象,长翅型前后翅发达,具飞行能力;短翅型后翅显著退化,仅见残翅,不具飞行能力。其长翅型雌成虫的飞行肌显著发达于短翅型,而早期的产卵量显著低于短翅型,人工脱翅可改变其飞行肌与卵巢的发育模式,即雌成虫长、短翅型间存在着飞行和繁殖发育的资源配置的权衡关系(trade-off);雄成虫长翅型虽然飞行肌的发育程度显著高于短翅型,但二者的精巢和繁殖附腺发育并无显著差异,而推测雄成虫长短翅型间不存在此类权衡关系。本文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食物胁迫条件下,对长、短翅型雌、雄成虫飞行肌和繁殖发育的检测,探讨了食物胁迫对丽斗蟋飞行肌和繁殖发育权衡关系的影响;通过雌成虫对长、短翅型雄成虫交配选择的比较,检测了长、短翅型雄成虫交配竞争能力的差异;通过保幼激素Ⅲ(JHⅢ)、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及早熟素Ⅱ(PⅡ)处理,解释了丽斗蟋长、短翅型雌、雄成虫飞行与生殖发育间生理权衡的内分泌控制机理;通过长、短翅型雌、雄成虫消化能力、消化酶活性等的比较,探讨了丽斗蟋长、短翅型飞行与繁殖发育间权衡关系的营养基础。 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 1.在食物胁迫的条件下,丽斗蟋长翅雌虫仍维持飞行肌的发育,但繁殖发育受到显著的抑制;而短翅雌虫飞行肌显著降解,繁殖发育亦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即使是营养缺乏时,其雌成虫长、短翅型也依然存在资源配置的差异,具飞行肌和繁殖发育的权衡关系。长翅雄虫飞行肌的重量与食物充足组并无显著差异,但精巢的干重显著降低;而短翅雄虫在食物胁迫条件下飞行肌显著降解,但其精巢重量与食物充足组并无显著差异。可以认为,丽斗蟋雄虫的长、短翅型间也存在飞行肌和繁殖发育的权衡关系。 2.丽斗蟋长、短翅型雄成虫同时竞争雌成虫时,雌成虫选择短翅型雄成虫的交配机率为71.1%,显著高于长翅型雄威虫获得的29.9%交配机率;即使短翅型雄成虫1个体同时与长翅型雄成虫2个体竞争,短翅型雄成虫仍获得了63.2%的交配机会,显著高于长翅型雄成虫获得的36.8%交配机率。摘除短翅型雄成虫的刮器使其失去发声能力,但保留长翅型雄成虫发声能力,则雌成虫对长、短翅型雄成虫交配选择的机率分别为76.7%和23.3%,长翅型雄成虫获得了更多的交配机会。如同时使长、短翅型雄成虫失声,长、短翅型雄成虫获得的交配机率分别为54.8%对45.2%,无显著差异,即雌成虫对雄成虫交配选择表现为随机选择。可以认为,丽斗蟋短翅型雄成虫对长翅型雄成虫具明显的交配竞争优势,雄虫鸣声对翅二型雄虫交配竞争力起决定性作用。 3.对丽斗蟋长翅型雌成虫进行不同剂量的JHⅢ处理,在5-25μg/♀的剂量范围内,可抑制其飞行肌的发育,诱导飞行肌的降解,促进其卵巢发育和卵的形成,其中,以5μg/♀处理剂量的效果最为显著。但是,过高剂量的JHⅢ处理(50μg/♀),未显示此类效果。保幼激素类似物(JH)可影响丽斗蟋长翅型雌成虫的飞行肌和繁殖发育,涂布一定剂量的JHA,可抑制其飞行肌的发育,促进其卵巢发育和卵的形成,10μg/♀左右的剂量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剂量为1、5、10、25或50μg/♀的一次性早熟素Ⅱ处理,对丽斗蟋短翅型雌成虫的繁殖无抑制效果,对其飞行肌的发育也无促进作用。然而,于雌成虫羽化当日和羽化后第5d,进行2次早熟素Ⅱ处理,每次涂布的剂量为0.5-12.5μg/♀的范围内可明显促进飞行肌的发育,各处理组的卵巢发育和卵形成多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以25μg/♀的处理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清晰地证实了其雌成虫飞行与生殖发育间生理权衡受保幼激素(JH)的调控。 4.于羽化当日对丽斗蟋长翅型雄成虫进行1-50μg/♂的JHⅢ处理,对其飞行肌、精巢及繁殖附腺的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附腺发育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于羽化当日对丽斗蟋长翅型雄成虫进行1-50μg/♂的JHA处理,可明显促进其飞行肌的发育,一定程度地促进精巢及繁殖附腺的发育。于羽化当日对丽斗蟋短翅型雄成虫进行1-50μg/♂的早熟素Ⅱ处理,可显著抑制其飞行肌的发育,但对精巢及繁殖附腺发育的影响并不明显。于羽化当日和羽化后第5d,对丽斗蟋短翅型雄成虫分别进行0.5-25μg/♂的早熟素Ⅱ处理,每次涂布的剂量高于5μg/♂时,可明显抑制飞行肌的发育;每次涂布的剂量在2.5-5μg/♂的范围内,可明显抑制精巢的发育;对繁殖附腺发育的影响不明显。这些结果并不支持雄成虫飞行与生殖发育间生理权衡受保幼激素(JH)调控的假设。 5.丽斗蟋雌成虫长、短翅型间消化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短翅型雌成虫增长量、相对增长量、取食量以及食物转化率明显高于长翅型雌成虫,但两型雌成虫食物利用率与近似消化率无显著差异;与雌成虫不同,两翅型间雄成虫的消化能力无明显差异,食物利用率、食物转化率、近似消化系数、消费量以及相对增长率皆无明显差异。翅二型个体消化酶活性也存在明显不同,中肠酶的活性在羽化后前4天均明显上升,表明这一阶段是丽斗蟋成虫对营养物质消化能力较强的阶段,与对其取食量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在此阶段,丽斗蟋长翅型雌虫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要显著高于短翅雌虫,而短翅雌虫对脂肪的消化能力更强。由于长、短翅型雌虫存在明显的飞行肌和繁殖发育的生理权衡,长翅型需要发育飞行肌,因此需要更多的蛋白质;而短翅雌虫需要快速发育卵巢,对脂类物质的需求量更高。而淀粉酶活性在两型雌虫间并无显著差异,且在羽化后12d内保持在较高活性水平,可能是由于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能量物质,而长、短翅雌虫飞行或繁殖均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因此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均较高。长翅雄虫总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短翅雄虫,说明与长翅雌虫相似,长翅雄虫亦需要消化较多的蛋白质用于发育飞行肌。且长翅雄虫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亦高于短翅雄虫。显然,长、短翅雄虫对不同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亦具有差异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