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化自尊与乡土之殇--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形象研究
【6h】

文化自尊与乡土之殇--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园林的快速发展

1.1.2 本土文化的危机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

1.3.2 国内外西溪湿地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形象学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立论与研究方法

2.1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2.1.1 区域概况

2.1.2 主题理念

2.1.3 景观特色

2.2 立论

2.2.1 形象学的内涵

2.2.2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形象问题

2.2.3 形象学理论分析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可行性分析

3 那村那水那树

3.1 那村

3.1.1 原村

3.2 那水

3.2.1 野渡

3.3 那树

3.3.1 芳草

3.3.2 古树

4 文化冲突与本土化

4.1 西方生态景观中的西方形象

4.1.1 文明

4.1.2 科学

4.1.3 浪漫

4.2 生态理念下的西溪文化冲突

4.2.1 西方生态理念对西溪的影响

4.2.2 西溪的本土文化

4.2.3 文化冲突

4.3 理念内化及西溪乡土理念的重生

5 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尊

5.1 他者中的江南水乡

5.1.1 落后

5.1.2 停滞

5.2 失去自我的江南水乡

5.2.1 西化之城

5.2.2 山寨之城

5.2.3 肮脏之城

5.3 文化自尊

5.3.1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本土文化塑造的理念

5.3.2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本土文化的表达

6 文化割裂与乡土之殇

6.1 陌生人的集市

6.1.1 陌生人

6.1.2 传统集市

6.1.3 物是人非

6.2 观光客的“家”

6.2.1 观光客

6.2.2 记忆中的家

6.2.3 临时驿站

6.3 他者的盛宴

6.3.1 他者

6.3.2 民俗——乡村生活的透镜

6.3.3 透镜的破碎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