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研究
【6h】

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本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物资产概念、分类及特征

2.1.2 生物资产会计计量的定义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成本观

2.2.2 经济资源观

2.2.3 未来经济利益观

2.2.4 会计计量模式理论

3 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现状分析

3.1 目前国内外对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3.1.1 优先选择历史成本计量的主要国家

3.1.2 优先选择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要国家

3.2 生物资产两种主要会计计量模式分析

3.2.1 生物资产计量模式与其他资产计量模式的区别

3.2.2 两种会计计量模式的特点

3.2.3 两种会计计量模式的局限性

3.2.4 两种主要计量模式的案例分析及会计后果

4 我国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混合计量模式

4.1 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4.1.1 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

4.1.2 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

4.1.3 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博弈

4.1.4 成本效益原则

4.2 我国生物资产混合计量模式的选择

4.2.1 我国选择混合计量模式的原因

4.2.2 生物资产混合计量模式的应用思路

5 生物资产混合计量模式的应用—以生猪企业为例

5.1 企业简介

5.2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实务操作

5.3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实务操作

5.4 混合计量模式的应用

5.4.1 初始计量—历史成本法

5.4.2 生长期—可变现净值法与历史成本+自然增值法

5.4.3 成熟期—公允价值法与收益净现值法

5.5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资产丰富,种类繁多。生物资产作为农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资料,除具有一般资产的特征外,还具有自然增值这一“生物转化”的特性。针对生物资产的特殊性,如何选择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是目前会计领域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对生物资产的计量优先选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我国农业会计准则规定优先选择历史成本模式。因此,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化的背景下,选择何种模式计量生物资产的价值,这一问题亟待我们深入研究。 目前,国外的研究集中在农业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制定方面,争论集中在选择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还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而我国对生物资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在计量模式的选择问题上,部分学者提出采用混合计量模式的方式,但对如何具体应用没有充分的论证。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理论基础。其次,结合国内外农业相关准则,介绍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的特点及其局限性,并结合案例比较分析这两种计量模式产生的不同会计后果。接着,通过探讨生物资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对生物资产采用单一计量模式,并不能客观反映生物资产的真实价值,指出运用混合计量模式的合理性,明确了混合计量模式的应用思路—首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当运用条件不具备时,结合生物资产特点及其不同生长阶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采用历史成本法、公允价值法、可变现净值法等混合模式对生物资产价值进行计量。最后,以生猪类企业为例,分别用历史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与混合计量模式进行实务操作,分析比较其对会计信息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混合计量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著录项

  • 作者

    段霄;

  •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学科 农村与区域发展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盛均全;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计量学;工业经济理论;
  • 关键词

    生物资产; 会计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