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可行性研究——以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为例
【6h】

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可行性研究——以广西国有七坡林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背景

1.2 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的必要性

1.2.1 是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1.2.2 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区域特色产业的需要

1.2.3 是满足社会需求,保护野生金花茶资源的需要

1.2.4 是解决金花茶产业链瓶颈的需要

1.2.5 是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2.6 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3.1 金花茶的命名及研究热点

1.3.2 金花茶的功效及应用研究

1.3.3 金花茶生长条件

1.3.4 林下种植金花茶技术

1.4 七坡林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基地建设目标

1.4.1 总体目标

1.4.2 具体目标

1.4.3 指导思想

1.4.4 建设原则

2.七坡林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必要条件调查分析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条件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条件

2.1.4 地质条件

2.1.5 水文条件

2.2 社会经济条件

2.2.1 社会基本情况

2.2.2 交通通讯条件

2.3 七坡林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基地建设条件

2.3.1 用地条件

2.3.2 种苗供应条件

2.3.3 七坡林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试验

2.3.4 劳动力条件

2.4 七坡林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基地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3.市场分析与销售

3.1 市场分析

3.1.1 市场调查

3.1.2 市场预测

3.2 市场营销

3.2.1 营销策略

3.2.2 营销方案和模式

3.3 市场风险分析

3.3.1 生产风险因素分析

3.3.2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3.3.3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4.七坡林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基地建设内容与方案

4.1 产品方案与规模

4.2 选址

4.3 建设布局

4.4 建设内容

4.4.1 主要建设内容

4.4.2 种苗基地建设工程

4.4.3 森林保护与管护工程

4.5 技术方案

4.5.1 苗木选择

4.5.2 整地、栽植

4.5.3 土肥水管理

4.5.4 光照管理

4.5.5 修剪整形和疏蕾

4.5.6 花朵、嫩芽、叶子采集及处理

4.5.7 病虫害防治

4.6.实施进度

4.7 消防、安全、卫生、节能节水措施

4.7.1 森林保护措施

4.7.2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4.7.3 节能、节水措施

4.8 环境影响评价

4.8.1 生态环境现状

4.8.2 对环境影响分析

4.8.3 环境保护措施

4.8.4 环境影响评价

5.七坡林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基地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5.1 投资估算原则

5.2 投资估算依据

5.3 取费标准

5.4 投资估算

5.5 资金筹措

6.七坡林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基地产量和经济效益分析

6.1 产量及销售收入测算

6.2 运营期总成本费用估算

6.3 经济效益测算

7.七坡林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基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7.1 生态效益

7.2 社会效益

8.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金花茶药用和保健价值突出,应用前景广泛,产品市场需求空间巨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七坡林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分析其可行性,研究结果如下:
  1.选三块郁闭度及排水条件不同的马尾松林,开展金花茶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林郁闭在0.6左右、排水条件良好、不易积水的环境中金花茶生长最好,种植金花茶后第三年,保存率为90%、树高可达158厘米、冠幅120厘米、地径3.1厘米,种植后第四年可开始采摘花朵、鲜叶、嫩芽,平均每年每株可收获金花茶花朵0.5千克、鲜叶1.5千克和嫩芽0.8千克。由此计算,马尾松纯林在二次间伐抚育后,套种金花茶比不套种金花茶的纯松林(2个轮伐期32年)多168万元/公顷。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也改善了土壤结构,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少水灾旱灾,生态效益显著。
  2.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七坡林场马尾松林下种植金花茶基地建设规划和设计:筛选出靠近道路、坡度较缓、不积水、林下种植条件最优的66.7公顷作为金花茶种植地,并对林地进行整地、挖坎、施基肥、回坎、追肥、修枝整形等措施,预计最终实现金花茶花朵产出33.3吨、鲜叶133.3吨、嫩芽66.7吨,年均总毛收入达1200万元,减掉建设投资成本、管理运营成本、企业所得税后,整个建设和运营期内年均纯收入309.7万元,投资回收期约6年。同时可为社会提供近10万个工日的就业机会,社会效益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