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林地覆盖对油茶果实生长的影响
【6h】

林地覆盖对油茶果实生长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概述

1.1 油茶资源概况

1.1.1 油茶的价值和地位

1.1.2 油茶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

1.1.3 油茶栽培利用历史与生产现状

1.1.4 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

1.2 地面覆盖

1.2.1 地面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2.2 地面覆盖对树干液流的影响

1.2.3 地面覆盖对产量的影响

1.2.4 地面覆盖对果实质量的影响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油茶林地覆盖研究进展

1.3.2 树干液流动态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切入点与创新点

1.5 课题来源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的选择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覆盖对油茶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3.1 覆盖对土壤总含水量的影响

3.2 覆盖对不同土层水分的影响

3.3 小结

4 覆盖对油茶树干液流的影响

4.1 覆盖对油茶树干液流速率的影响

4.1.1 不同天气条件下油茶树干液流变化规律

4.1.2 覆盖处理下油茶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关系

4.1.3 覆盖处理下油茶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回归分析

4.2 不同覆盖处理下油茶液流量的月变化比较

4.3 小结

5 油茶林地覆盖对果实生长的影响

5.1 覆盖对油茶果径和果高的生长影响

5.1.1 2014年不同覆盖处理下果径和果高生长规律

5.1.2 2015年不同覆盖处理下果径和果高生长规律

5.2 不同材料覆盖下果实体积增长进程

5.3 不同材料覆盖下果实生长模型

5.4 小结

6 覆盖对油茶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6.1 覆盖对油茶产量的影响

6.1.1 覆盖对油茶单株产量的影响

6.1.2 覆盖对油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6.2 覆盖对油茶产油量的影响

6.3 覆盖对茶油质量的影响

6.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得到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油茶虽然是较耐干旱的树种,但在果实生长和油脂转化时期(7-10月)对土壤水分十分敏感,而在油茶的主产区7-10月降水较少,容易出现阶段性干旱,严重影响油茶果实生长和油脂合成,林谚上有“七月干果、八月干油”之说,而多数油茶林地不具备灌溉条件,因此,对油茶林地进行保墒增湿十分重要。本文以10年生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湘林”14为研究对象,设置稻草覆盖(T1)、塑料薄膜覆盖(T2)、无纺布覆盖(T3)和无覆盖(T4)4种处理,采用热扩散式茎流计、微型气象站、ECH2O土壤水分传感器等仪器,定期观测土壤水分、气候因子、树干边材液流、果实生长的变化动态,实验结束后实测产量与质量的主要指标,得出下列主要结论:
  (1)油茶林地覆盖能提高土壤总含水量,各月的土壤含水量均为稻草覆盖最高,土壤含水量排序为T1>T2>T3>T4。不同覆盖处理对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存在差异,20cm处各月土壤水分含量T2>T1>T3>T4,50cm和80cm土壤水分含水量T1>T2>T3>T4。覆盖处理对土壤的增湿作用20cm土层>50cm土层>80cm土层。覆盖对土壤的增湿作用从7-10月呈逐月递减趋势。
  (2)不同覆盖处理油茶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也存在一定差异,液流速率活动时间长短为T1>T2>T3>T4。各处理油茶树干液流峰值在同一天出现的时间在大体上是一致的,峰值排序大体上为T1>T2>T3>T4,不同天气条件下液流峰值大小和液流速率活动时间长短为排序均为晴天>阴天>雨天。
  (3)不同覆盖处理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与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风速、降雨量呈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相关性大小为晴天>阴天>雨天。
  (4)7-10月油茶果径、果高的定期观测值和由此推算的果实体积值大多数为T1>T2>T3>T4。不同覆盖处理下油茶果径和果高的终值均为T1>T2>T3>T4,果径和果高终值稻草覆盖与无覆盖的比值2014年分别为108.5%和102.1%、2015年分别为108.2%和103.7%,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果实体积终值稻草覆盖与无覆盖的比值2014年为120.1%、2015年为126.8%。
  (5)不同覆盖处理油茶单果重、单株产果数、单株果重、种子含水率、果皮含水率、鲜出籽率、干籽出仁率、干仁出油率、鲜果含油率、单果含油量等均为T1>T2>T3>T4。稻草覆盖增产效果最好,与无覆盖相比单株产果量2014年增加了43.9%,2015年增加了49.4%,单株产油量2014年增加56.2%,2015年增加了73.1%。不同覆盖处理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0.78%-91.36%,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64%-9.22%,覆盖处理对油脂组成成分影响不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