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运行现状及发展研究
【6h】

河北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运行现状及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的创新点

1.5 研究路线

2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相关理论研究及演进历程

2.1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内涵及类型

2.1.1 现行农村金融体系

2.1.2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类型

2.2 农村金融发展和创新理论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2.2.3 不完全竞争理论

2.2.4 “约束诱导”理论

2.2.5 “技术推进”理论

2.3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历程

3 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现状

3.1 机构数量日趋增多,发展迅速

3.2 小贷公司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3.3 贷款流程简化,效率较高

3.4 贷款风险管理日益完善

4 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4.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配给不足,供求失衡

4.1.1 河北省农业贷款信贷配给严重

4.1.2 涉农贷款覆盖面较窄

4.1.3 供需失衡呼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4.2 内部环境对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制约

4.2.1 资金来源渠道窄,发展受限

4.2.2 金融产品单一,支农力度弱

4.2.3 经营成本高

4.2.4 机构业务人员良莠不齐

4.3 外部环境对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制约

4.3.1 社会认可度不高

4.3.2 监管混乱、金融风险高

4.3.3 政府扶持性政策缺失

5 实践案例分析

5.1 案例基本概况

5.2 金玉贷款有限公司运营效果

5.3 金玉贷款有限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

6 促进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建议

6.1 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环境

6.1.1 加强立法,规范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6.1.2 优化扶持政策

6.1.3 实行分层监管,构建多层次监管框架

6.1.4 加大政策支持,努力拓展资金来源,增强持续经营动力

6.1.5 构建征信体系,科学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

6.1.6 加强宣传,拓展业务及服务群体

6.2 强化农村金融组织自身建设

6.2.1 加强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

6.2.2 加强信贷风险控制

6.2.3 强化支农理念,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6.2.4 开发农村金融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6.2.5 创新经营模式,降低运营成本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是在2006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新生事物,与农村经济生活息息相关,是服务“三农”的新生力量,是农村金融系统重要组成部门,可以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更有效的资金支持,为“三农”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概况,系统阐述了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渊源;根据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三种主要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过程中面临困境,提出解决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具体对策。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一是绪论,分析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思路;二是相关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本文研究的理论起点,决定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农村金融发展理论、金融结构理论、金融创新理论等;三是河北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情况,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日趋增多,发展迅速,成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机构通过简化贷款流程,提高了运行效率,完善了风险管理,从而使得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具有了更广阔市场空间;四是总结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面临问题,主要包括内部制约因素与外部环境制约因素;五是为河北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参考意见和建议,如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环境、强化农村金融组织自身建设、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借鉴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