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工业行业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的实证研究
【6h】

中国工业行业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惊人。经济增长的数量方面的成果更为突出;但是,中国经济在增长质量方面却有很大争议。中外学者对于中国经济生产率和技术效率都做出了很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然而这些研究有的是对某一行业进行具体分析,有的是利用宏观加总数据进行研究,并且鲜少有对我国工业行业科技投入的知识生产效率进行分析。
  技术效率可以作为实际产出水平与前沿生产水平的差距的衡量标准,并在实证研究,使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估计技术效率的测算方法已被运用到各个领域和行业的研究当中,本文所研究的中国工业行业科技投入的技术效率被定义为知识生产效率,并且经过一定的处理,它可以得出用来反映技术创新水平的知识生产效率变化率。
  本文分别对前沿生产函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与技术效率以及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述,同时对随时间变化的与不随时间的随机生产前沿模型进行了介绍,本篇文章采用面板数据的时变随机生产前沿模型,B-C模型在其中有着广泛地应用。
  本文使用1996—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科技投入数据,通过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生产前沿模型测算中国各行业的知识生产效率。结果显示,中国整体的知识生产效率水平不高,15年间的所有行业的平均知识生产效率在0.6—0.7左右,并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对于知识生产效率水平高的行业,应该加快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技术,使得生产前沿面外移。对于知识生产效率水平低的行业则要创新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从而缩小实际产出与生产前沿水平的差距。
  在1996—2010年间,中国工业行业知识生产总体上存在明显的技术进步,对于知识生产变化率高的行业可能是外部所处的激烈市场环境促使其不断更新技术,推进产品的更新换代。而对于知识生产变化率低的行业是因为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其在行业中垄断地位所致。因此,对于推进技术进步,迫切需要打破垄断性行业的障碍,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本文对影响知识生产效率的外部性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发现政府R&D资助、科技活动从业人员比重和知识生产效率是正相关,而垄断程度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知识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要提高政府对各行业的R&D资助,增加各行业科技活动从业人员比重,增强行业内竞争程度,以此来改进知识生产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