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年生闽楠幼林不同种源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6h】

3年生闽楠幼林不同种源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历史

1.2.2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理论基础

1.2.3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应用

1.2.4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发展趋势

1.2.5 闽楠研究进展

1.3 当前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地概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水文特征

2.1.4 森林资源

2.2 试验样地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设立

3.2.2 样品采集

3.2.3 样品测定

3.3 数据处理

3.4 技术路线

4 不同种源闽楠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4.1 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4.2 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季节动态特征

4.3 种源和季节变化对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分析

4.4 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间的相关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4.5.1 叶片C、N、P含量季节动态特征

4.5.2 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季节动态特征

4.5.3 不同种源闽楠叶片N、P元素限制性分析

4.5.4 种源选择

5 不同种源闽楠枝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5.1 枝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5.2 枝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季节动态特征

5.3 种源和季节变化对枝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分析

5.4 枝C、N、P生态化学计量间的相关分析

5.5 小结与讨论

6 不同种源闽楠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6.1 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6.2 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季节动态特征

6.3 种源和季节变化对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分析

6.4 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6.5 小结与讨论

6.5.1 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6.5.2 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7 不同种源闽楠植物器官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相关分析

7.1 不同种源闽楠不同植物器官间生态化学计量的相关分析

7.2 不同种源闽楠植物器官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相关分析

7.3 小结与讨论

7.3.1 不同种源闽楠幼林不同植物器官间生态化学计量的相关关系

7.3.2 不同种源闽楠幼林不同植物器官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相关关系

8 结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我们研究生物生态过程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而养分循环中,元素含量的诊断是保证林农业产品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同质环境下的种源试验,可以揭示不同种源植物生长策略和适应性差异。本文通过对金洞林场研究区内五个不同种源的(金洞、炎陵、明溪、泰宁、台拱)3年生闽楠幼林在不同季节的叶、枝、土壤C、N、P含量及计量比进行测定分析,探讨植物器官与土壤养分元素的种源和季节变化情况,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养分循环、季节动态、植物生长限制性因子等问题的影响作用,也揭示闽楠幼林养分元素的在种源和季节间的变化规律和影响机理。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闽楠幼林叶片、枝的C、N、P含量年均值(g/Kg)表现为叶片(511.87、18.60、1.29)>枝(485.95、11.99 g、1.06),C∶N、C∶P、N∶P值表现为枝>叶片。
  (2)五个种源闽楠幼林叶片、枝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表现为,炎陵种源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金洞种源基本一致;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平均C含量,除金洞种源外,其余四个种源基本随季节的变化而逐渐增加;平均N含量,金洞、明溪和泰宁在10月达到最大值,炎陵、台拱种源则在4月达到最大值;平均P含量,金洞、炎陵、明溪和泰宁四个种源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为“升高→降低→升高”,最大值出现在4月。
  (3)五个种源闽楠幼林土壤C、N、P含量年均值表现为,P含量相对稳定,而C、N含量及C∶N值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其季节动态特征表现为,4月C:N值相对较高。
  (4)通过种源和季节变化对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总体而言,五个种源闽楠幼林叶片、枝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季节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大于种源间的差异;只叶片C含量,种源间差异大于季节变化的影响;五个种源闽楠幼林土壤T1、T2层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季节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大于种源间的差异。
  (5)本文研究发现,五个种源闽楠叶片N∶P值为14.20~16.64,说明本研究区内闽楠幼林的限制性因子是P,且本研究区域土壤中N、P含量贫乏,因此在本研究区可通过及时添加磷肥以满足闽楠幼林正常生长的营养需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