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亚热带不同退化程度林地土壤有机碳分解特征
【6h】

中亚热带不同退化程度林地土壤有机碳分解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土壤有机碳库的研究进展

1.3 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研究进展

1.3.1 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1.3.2 水分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1.3.3 底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1.3.4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1.3.5 人为干扰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1.3.6 森林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1.4 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研究方法

1.4.1 野外原位测定法

1.4.2 室内恒温培养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地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样地确定、固定样地设置和样地调查

3.1.1 样地确定

3.1.2 固定样地设置

3.1.3 样地调查

3.2 地表凋落物层现存量的测定

3.3 土壤样品采集、样品处理

3.4 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测定

3.5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

4.1.1 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

4.1.2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地表凋落物层现存量的关系

4.1.3 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1.4 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碳密度

4.1.5 小结与讨论

4.2 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碳的分解特征

4.2.1 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

4.2.2 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中碳的累积释放量

4.2.3 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碳矿化释放的CO2-C分配比例

4.2.4 小结与讨论

4.3 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性碳库大小及其周转期

4.3.1 土壤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性碳库的一级动力学方程及参数拟合

4.3.2 不同退化程度林地土壤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性碳库的库容

4.3.3 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性碳库的垂直分布

4.3.4 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性碳库的周转期

4.3.5 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3.6 小结与讨论

5 结论

5.1 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

5.2 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碳的分解特征

5.3 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性碳库大小及其周转期

6 研究展望

7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在湘东山地丘陵区选取4种处于不同退化程度林地(檵木-南烛-满山红灌草丛、檵木-杉木-白栎灌木林、马尾松-石栎-檵木针阔混交林和石栎-红淡比-青冈常绿阔叶林)为对象,于2016年4月(春季)、6月(夏季)、10月(秋季)按0-10 cm、10-20 cm、20-30 cm、30 cm以下分层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室内37℃恒温培养49天,碱液吸收—酸滴定法,结合SAS9.3统计软件,运用三库一级动力学模型,研究中亚热带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C库的分解特征、土壤有机C中的活性C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性C库的大小及其周转时间,结合土壤养分特征,揭示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C库的形成机制及其稳定性,为中亚热带森林的恢复和重建,土壤有机C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C含量及其碳密度影响显著,各土层有机C含量及其密度均随着植被退化呈下降趋势。不同林地各土层有机C含量的3个季节算术平均值在2.35-41.23 g·kg-1,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且0-10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3个土层(P<0.05)。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C密度的变化规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地表凋落物层现存量、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有机C含量影响显著。
  (2)49天培养期内,各土层有机C日均矿化量(矿化速率)均存在明显的阶段特征,培养初期(0-13d),矿化量较大但不稳定,呈大幅度的下降;17d后,日均矿化量较低且相对稳定。不同退化林地对有机C矿化速率影响显著,在同一采样季节、同一培养时段同一土层有机C日均矿化量随着植被退化而下降;在季节变化上,同一林地同一培养时间同一土层有机C矿化速率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在垂直变化上,表土层有机C矿化速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土层(P>0.05),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且4种林地相邻土层之间的差异显著性而逐渐减弱。
  (3)4种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C矿化累积释放量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培养期的延长,前期积累量增幅较大,后期增长缓慢,最后达到稳定增长。植被退化对土壤有机C累积矿化量影响显著。4种林地3个季节同一土层有机C累积矿化量随着植被退化而下降。同一培养时间同一林地土壤有机C累积矿化量表现为:夏季显著低于春、秋季,且春、秋季累积矿化量相差不大。在垂直方向上,4种林地土壤有机C累积矿化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3个季节0-10 cm土层有机C累积矿化量与其他3个土层差异显著(P<0.05)。
  (4)不同退化林地土壤有机C形态组成不一致。其中,活性C含量为0.02-0.24g·kg-1,占其土壤总有机C的0.33%-0.88%,平均驻留时间为3.75-11.94 d。从常绿阔叶林退化到灌草丛,土壤活性C含量逐渐下降,但活性碳占其土壤总有机C的百分比差异不显著(P>0.05)。缓效性C含量为1.20-22.14 g·kg-1,占其土壤总有机碳的38.16%-72.81%,平均驻留时间为1.90-6.37a,除马尾松-石栎-檵木针阔混交林外,缓效性C含量占其土壤总有机C的百分比最高。惰性C含量为0.61-18.63 g·kg-1,占其土壤总有机C的26.58%-61.35%,平均驻留时间为574a。4种林地各土壤有机C组分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土壤有机C各组分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