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苏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研究
【6h】

中苏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比较

2.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2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3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国际背景

第三章 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比较

3.1中苏改革的指导思想比较

3.2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步骤比较

3.3中苏经济体制改革比较

第四章 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比较

4.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原因分析

4.2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对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5.1坚强的共产党的领导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5.2社会的稳定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

5.3灵活科学的政策调整是改革持续的基础

5.4让多数人获益是争取改革支持者的根本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进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科技革命推动全球化进程,求和平谋发展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中国和苏联都面临着紧迫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中国经历了十年浩劫,体制沉疴,百废待兴;苏联经过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停滞、不思改革,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已是困难重重,积重难返。总之,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是两者改革的内容却是天壤之别,改革的结果也是南辕北辙。
  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中国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为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智力支持;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步骤上,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采取渐进的改革步骤,逐渐改变了人民的生活状况,恢复了经济生产;戈尔巴乔夫以重工业为突破口,采取激进的改革步骤,加剧了苏联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导致经济改革成效不佳。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上,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逐渐变革了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并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战略、根本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等构想,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是戈尔巴乔夫中途将改革的方向由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导致经济改革半途而废,最终造成苏联亡党亡国。
  经济改革的结果之所以大相径庭,是因为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基本规律,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苏联由于戈尔巴乔夫错误路线的推行,加剧了苏共领导核心的涣散,严重脱离实际的激进改革方案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引发的夺权斗争、民族矛盾和罢工运动,更加破坏了苏联的改革环境,使经济问题愈加严重,无力挽回,从而造成了苏联的悲惨结局。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的经验教训可以为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警示。对中苏改革的比较引发了笔者的几点思考,要想取得改革的成功,坚强的共产党的领导是关键,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前提,灵活的政策调整是基础,让多数人受益是根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