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6h】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状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1.2.2 国内研究状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查阅

1.3.2 数据分析法

1.3.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

1.3.4 法律分析方法

第二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基本理论

2.1 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

2.1.1 社会保障

2.1.2 农村社会保障

2.2 失地农民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2.2.1 失地农民

2.2.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2.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

2.3.1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2.3.2我国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堪忧

2.3.3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格局需要打破

2.3.4 我国失地农民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第三章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现状

3.1.1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关注度较低

3.1.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形式严峻

3.1.3 失地农民社会法律保障水平不高

3.2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3.2.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尚未建立

3.2.2 失地农民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不完善

3.2.3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3.2.4 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形式严峻

3.2.5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合理

3.2.6 土地征用制度和征地补偿方式缺乏可持续性

第四章 完善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议与对策

4.1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4.2强化政府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中主体作用

4.3 要完善征地补偿法律制度,增加社会保障资金供给

4.4 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协调与对接

4.5 完善失地农民法律制度新举措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被征收征用。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地挑战。大量的失地农民涌向城市,被迫离开了他们一直生存的土地,这样就使得失地农民成为了一类新的社会群体。然而,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这就使得失地农民成为社会弱势群体,导致他们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状况都很难得到保障。当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保护的缺失,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小康社会建设极不适应。因此,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就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拟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予以分析探讨,以及推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论文以研究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法律制度的具体构建完善为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首先,文章主要描述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从宏观层面分析,现如今社会各界对于失地农民这个群体的重视度,明确了该篇文章的写作意义及研究重点。
  其次,通过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这些词的分析,能够对失地农民这个群体以及这种制度更加深刻理解,在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价值性,指出了构建与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再次,以法律的视角对失地农民的现状、不足做出了分析,从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对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制度进行阐述,分析出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失地农民的满意率较低以及生存与发展权没有达到较好地实现等问题。
  最后,从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的完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