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成矿盆地特征及构造变形研究
【6h】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成矿盆地特征及构造变形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前言

第一章锡铁山铅锌矿床地质研究概况

1.1矿床基础地质特征

1.1.1区域构造

1.1.2矿区地层

1.1.3矿区构造

1.2以往地质勘查研究简介

1.3存在问题

第二章矿床构造形态特征与成矿盆地的关系

2.1矿床形态分布特征

2.1.1矿体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

2.1.2矿体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

2.1.3矿体侧向分布特征

2.2矿体厚度变化特征

2.3成矿盆地对矿床的控制作用

2.3.1裂谷带构造与同生断层

2.3.2抬斜盆地的原始构造和沉积特征

2.3.3锡铁山矿床成矿盆地分析

第三章矿床矿化分布特征和成矿模式

3.1矿石的组构特征

3.2矿床矿化分布特征

3.2.1矿床成矿元素化验品位收集及数据处理方法

3.2.2数据处理结果及地质解释

3.2.3矿床垂向上的矿化分布规律

3.3矿床成因

3.4矿床成矿模式

3.4.1沉积扇地质特征

3.4.2锡铁山矿床沉积扇特征

第四章矿床构造变形分析

4.1矿体构造改造特征

4.1.1矿体构造改造形态特征

4.1.2构造置换作用

4.2矿床剪切变形规律

4.2.1剪切变形形式

4.2.2矿床矿体变形总体规律的认识

第五章矿床构造型式及其变形机制分析

5.1矿床的褶皱型式

5.2矿区造山期构造特征

5.3构造变形机制分析

5.3.1褶皱作用

5.3.2对冲断层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照片说明

致谢

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展开▼

摘要

锡铁山矿床是产于柴达木北缘早古生代裂谷中的大型铅锌矿床,属于海底喷流块状硫化物矿床(SEDEX型),矿床在加里东运动中遭受强烈构造变形.本文主要对矿床形成时盆地构造控矿特征,以及后期变形改造特征进行研究,深入认识了矿床控矿构造型式,揭示了矿床成矿规律.论文详细介绍了矿体在平面上、剖面上、侧向上形态特征,并对矿体厚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对矿层沉积层序的研究,根据国内外对抬斜盆地的研究,恢复了矿床产出的盆地构造的轮廓和方位,发现和提出了锡铁山成矿盆地属于正向牵引抬斜盆地,控制了矿层的三维特征.论文通过对矿床中成矿元素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查明了矿床矿化内部的分布规律与矿床受盆地构造控制的形态是相对应的,并根据矿床的形态特点归结为沉积扇的成矿模式,完善了对控矿盆地构造的认识.论文通过研究矿体的变形构造,发现矿床矿体的侧羽以及雁列具有前行、后行两种排列方式,上部前行剪切和后行剪切共存以前行为主,下部只有后行剪切.根据褶皱机制分析,后行剪切是反映褶皱变形主要机制的现象,广泛现场观察表明,达肯大坂群与滩间山群具有不整合的接触关系,通过地层层序关系和剪切形式论证了矿床为向斜构造形式.矿区对冲断层的存在,解释了前行剪切的成因以及两翼的倒转,揭示了矿床的整体变形过程.为进一步成矿预测提供了新的证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