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赤泥沉降用高效聚丙烯酰胺系列絮凝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6h】

赤泥沉降用高效聚丙烯酰胺系列絮凝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聚丙烯酰胺发展历史

1.2聚丙烯酰胺分类

1.2.1按产品形式分类

1.2.2按产品相对分子质量分类

1.2.3按产品离子特性分类

1.3聚丙烯酰胺合成方法

1.3.1水溶液聚合

1.3.2悬浮聚合

1.3.3反相乳液聚合

1.3.4沉淀聚合

1.3.5分散聚合

1.3.6光引发聚合

1.3.7其它聚合方法

1.4引发剂的研究现状

1.4.1单组分引发剂

1.4.2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1.4.3复合引发体系

1.5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法合成工艺

1.5.1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

1.5.2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

1.6聚丙烯酰胺应用领域

1.6.1在石油开采行业的应用

1.6.2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6.3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1.7论文研究背景、意义与方法

第二章实验药剂、仪器与研究方法

2.1实验药剂与仪器

2.1.1实验药剂

2.1.2实验仪器

2.2实验研究方法

2.2.1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流程

2.2.2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2.2.3水解度测定

第三章水溶液法合成聚丙烯酰胺

3.1聚合反应机理

3.2引发体系的选择

3.3水溶液控温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酰胺

3.3.1氧化还原体系用量的影响

3.3.2 V50用量的影响

3.3.3氧化还原体系配比的影响

3.3.4单体浓度的影响

3.3.5反应温度的影响

3.3.6助剂的影响

3.4水溶液绝热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酰胺

3.4.1单体精制方式的影响

3.4.2氧化还原体系用量的初步考察

3.4.3尿素用量的初步考察

3.4.4 V50用量的初步考察

3.4.5正交实验

3.4.6氧化还原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3.4.7 V50用量的进一步优化

3.4.8起始反应温度的影响

3.4.9扩大实验

3.5红外光谱分析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4.1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4.1.1聚丙烯酰胺水解机理

4.1.2水解方式的选择

4.1.3碱用量对水解度的影响

4.1.4碱用量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4.1.5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段PAM水解研究

4.2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4.2.1共聚反应机理

4.2.2反应温度的影响

4.2.3单体浓度的影响

4.2.4氧化还原体系用量的影响

4.2.5 V50用量的影响

4.2.6氧化还原体系配比的影响

4.2.7尿素用量的影响

4.2.8阳离子度的影响

4.2.9其它助剂的影响

4.3红外光谱分析

4.4热重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絮凝性能研究

5.1絮凝实验样品、料浆种类及操作方法

5.1.1絮凝剂样品种类

5.1.2赤泥料浆种类

5.1.3絮凝实验操作方法

5.2二氧溶出料浆沉降实验

5.3二氧洗涤料浆沉降实验

5.4一氧烧结料浆沉降实验

5.5尾矿料浆沉降实验

5.6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论文以提高中州铝厂赤泥沉降分离效果为主要目标(要求沉速快、上清液澄清度高、底流液固比小),采用新型高效“低温-高温”复合引发体系,通过控温及绝热聚合工艺分别合成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在此基础上,通过“后加碱水解”及共聚阳离子改性,获得了絮凝性能优异、适用范围广的阴离子及阳离子改性聚丙烯酰胺产品。各聚合过程及改性工艺的优化条件如下: 对于控温聚合法合成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单体浓度为30﹪,反应温度为30℃,K<,2>S<,2>O<,8>、NaHSO<,3>、V50、尿素、EDTA-2Na用量分别为0.025‰、0.025‰、0.1‰、40‰、0.5‰;对于绝热聚合法合成非离子聚丙烯酰胺,单体浓度为30﹪,起始反应温度为7.5℃,K<,2>S<,2>O<,8>、NaHSO<,3>、V50、尿素、EDTA-2Na用量分别为0.025‰、0.025‰、0.1‰、5‰、0.5‰;将非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水解改性时,水解温度为80℃,水解时间为4h,理论水解度为20﹪~30﹪;对于阳离子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阳离子度为5﹪,单体浓度为30﹪,反应温度为30℃,K<,2>S2O<,8>、NaHSO<,3>、V50、尿素、EDTA-2Na用量分别为0.05‰、0.05‰、0.025‰、40‰、0.5‰。 将合成产品用于赤泥沉降时发现,非离子及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效果不佳,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效果优异,并且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10<'7>、水解度为15﹪左右时,絮凝性能尤其优异、效果稳定、适用范围广,达到或超过国内现有产品水平,满足氧化铝生产中赤泥沉降用高效絮凝剂的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