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农村物流建设金融支持研究
【6h】

现代农村物流建设金融支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2.1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2.2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

1.3相关研究一般理论

1.3.1相关理论基础

1.3.2相关概念界定

1.4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研究对象

1.4.2研究思路

1.4.3研究方法

1.5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5.1研究内容

1.5.2研究框架

第二章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的金融困境

2.1待开垦的“处女地”: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现状审视

2.1.1我国农村物流建设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2.1.2发展我国农村物流的必要性及意义

2.1.3发展我国农村现代物流的基本条件

2.2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的金融供求特性

2.2.1农村物流建设的金融需求态势

2.2.2农村物流建设的金融供给短缺及其成因

2.3现代农村物流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3.1农村物流与其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3.2农村金融对农村物流发展的作用

2.3.3农村物流的发展对农村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

2.3.4农村金融与农村物流的协同发展

2.4金融支持: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的“瓶颈”

2.4.1农村物流建设金融支持的基本内涵

2.4.2农村物流建设金融支持的博弈分析

2.4.3农村物流建设金融支持的必要性及其方向选择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的整合模式研究

3.1农村物流金融: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的新取向

3.1.1农村物流金融的内涵及其基本职能

3.1.2农村物流金融:现代农村物流服务的创新

3.2美国、日本农村金融支农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

3.2.1美、日农村金融支农发展现状

3.2.2美、日农村金融支农经验对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的启示

3.3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设计

3.3.1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设计的理论依据

3.3.2农村物流金融模式的内容及其组成部分

3.3.3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3.3.4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选择

3.4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的整合形式创新

3.4.1大力拓展现代农村物流“融通仓”模式

3.4.2创建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模式

3.4.3构建现代乡村银行开展农村物流金融服务模式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设计

4.1现代农村物流发展对金融产品发展的要求

4.1.1我国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现状

4.1.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具体要求

4.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创建

4.2.1农村供方物流金融产品的创建

4.2.2农村需方物流金融产品的创建

4.2.3农村第三方物流金融产品的创建

4.3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经济学分析

4.3.1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分析

4.3.2农村物流金融产品成本收益分析曲线

4.4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安排

4.4.1影响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因素

4.4.2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理性选择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激励相容制度安排

5.1现代农村物流金融各利益主体激励相容机制的建立

5.1.1农村物流金融各利益主体激励相容制度内涵

5.1.2农村物流金融各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5.1.3农村物流金融各利益主体激励相容机制的构建

5.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产权制度设计

5.2.1企业产权功能及产权制度变迁理论

5.2.2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产权制度的缺陷

5.2.3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5.3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一般制度安排

5.3.1农村物流金融存款业务制度

5.3.2农村物流金融贷款业务制度

5.3.3农村物流金融中间业务制度

5.4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特殊税费制度的配置

5.4.1当前我国农村物流金融企业税费现状

5.4.2农村物流金融企业税费制度安排的缺失

5.4.3农村物流金融企业税费制度的重构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组织形式创新

6.1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组织形式创新的必然性

6.1.1目前我国农村物流金融组织形式现状

6.1.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组织创新的必要性

6.1.3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组织创新的可行性

6.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的构建

6.2.1农村物流金融中心构建的合作对策博弈理论

6.2.2农村物流金融中心构建的博弈模型及求解

6.2.3农村物流金融中心构建的具体内容

6.3现代农村物流金融非股权组织形式安排

6.3.1现代农村物流金融非股权组织的生成机理

6.3.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非股权组织的构建

6.4长株潭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的构建

6.4.1创建长株潭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的必要性

6.4.2创建长株潭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的可行性

6.4.3创建长株潭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的构想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生态环境的营造

7.1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及特征

7.1.1农村物流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7.1.2农村物流金融生态环境的特征

7.2当前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7.2.1农村物流金融生态外部环境失衡

7.2.2农村物流金融业主体之间的失谐

7.3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防范

7.3.1农村物流金融中心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识别

7.3.2农村物流金融中心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评估

7.3.3农村物流金融中心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策略

7.4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生态环境体系的优化

7.4.1完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制度

7.4.2加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组织形式创新

7.4.3改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外部生态环境

7.5本章小结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8.1结论建议

8.2创新之处

8.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物流业的未来决胜点在于金融服务”。现代农村物流是物流发展的一个分支,作为带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其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近年来,我国物流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物流作为其中的薄弱环节,其发展存在着很多不足: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成本过高、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低、农村物流体系不完善等,根本原因是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现代农村物流建设基础设施落后及金融供给短缺,已成为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的“瓶颈”。因此,为了加快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村物流,解决目前我国农村物流建设金融供给短缺的现状,必须有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这是解决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瓶颈”的关键。 事实上,目前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供给短缺,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调查研究显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农村物流企业和农户在货款或融资方面尤为困难,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机构为农村物流企业提供物流金融服务,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物流主体的“融资、结算、分散风险”等多样化的物流金融服务需求,构成了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的物流金融困境,这是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及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现行农村物流金融业还处于萌芽状态,其社会化、一体化程度不高的大背景下,面对物流全球化、网络化,使超越空间限制的结算及支付等物流金融综合服务的要求不断增强,现代农村物流服务则更需要金融的支持和保障。因此,实现农村物流与资金流的高效融合,构建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金融支持的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根据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所面临的物流金融困境,对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整合、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设计、农村物流金融制度的安排、农村物流金融组织形式的创新以及农村物流金融生态环境的营造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 全文共分为八章:除了第一章绪论和第八章结论与展望之外,其余各章均从不同角度来论述如何有效地构建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体系。首先分析了农村物流建设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以及目前我国农村物流建设的金融供给短缺及其成因,根据现代农村物流与现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以及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金融支持的博弈分析,提出了现代农村物流建设金融支持的必要性及其方向选择。其次,研究了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整合模式,对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模式设计、选择及经济学分析;根据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模式和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产品发展的具体要求,探讨了现代农村供方、需方物流金融产品,以及现代农村第三方物流金融支付类与融资类产品;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农村物流金融各利益主体激励相容机制建立的博弈分析,设计了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企业产权制度、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一般制度,以及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业的特殊税费制度;研究了我国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组织形式创新,即建立多元利益主体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以及现代农村物流金融非股权组织形式的安排,然后,就长株潭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的建立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最后,就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怎样才能取得现代物流金融的支持,优化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生态环境,建立一个适应现代农村物流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服务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期望能有效防范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开展农村物流金融业务综合服务的风险,为金融支持现代农村物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分析与论证,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而金融支持是我国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的“瓶颈”。要解决这一“瓶颈”,必须有效地融合现代农村物流与资金流,建立完善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体系。 2.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是现代农村物流与资金流密切融合的产物。现代农村物流与农村金融的协同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双方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达到了“1+1>2”的效果;“邮政储蓄银行”、“乡村银行”开展农村物流金融服务,可有效地融合农村物流与资金流,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整合形式的创新。 3.选择农村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及其产品,应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产品特征、地理环境相适应。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宜采用“契约型”、中部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区宜采用“集成型”、东部沿海地区宜采用“虚拟型”运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物流金融产品的选择,我国东部地区适宜选用高级别的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且要求这些产品具有全方位的功能,我国中部地区与东北老工业区适宜选用较高级别的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且具备一定的功能,我国西部地区应选择低级别的农村物流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层面的农村物流业的需要。 4.根据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规则,在不同的制度下,博弈主体的选择空间和收益函数不同。激励相容的农村物流金融制度能使各主体利益选择空间和收益函数趋于一致。 5.以沿江、河、海、铁路、空港为中心,建立“地方政府、物流企业、银行、民间资本”多元利益主体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中心”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物流企业为主体,银行与民间资本为依托,有效地开展“融资、结算、分散风险”农村物流金融综合服务,多方博弈,各方受益,以满足帕累托最优原则,这是现代农村物流金融组织的创新。 6.地方政府必须对干预建立现代农村物流金融中心的行为支付成本,使其干预的收益与责任相对称。在农村物流建设中,积极鼓励民间资本的介入,大力引进境外资本,政府发挥重要作用。农村物流金融企业的特殊税费制度如何合理配置,以及金融生态环境的体系优化,地方政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