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族正常年轻成人眶周软组织正常解剖结构的测量研究
【6h】

汉族正常年轻成人眶周软组织正常解剖结构的测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语

声明

第一章概论

1.1颌面部软组织测量的历史

1.2眶周软组织正常解剖结构的测量现状

1.3本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资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测量体位

2.2.2测量工具

2.2.3测量方法

2.2.4测量标志点的确定

2.2.5线性及角度测量指标项目

2.2.6比例测量指标项目

2.2.7质量控制

2.2.8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结果

3.2分析

第四章讨论

4.1测量方法的选择

4.2 眼裂高度、上睑及下睑高度、眶高的定义

4.3眶周软组织各长度、角度测量指标的种族及地区差异

4.4眶周软组织各比例测量指标的种族及地区差异

4.5眶周软组织各测量指标的性别差异

4.6眉与眼睑等眶周其它组织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

4.7眶周软组织解剖结构的测量研究的临床意义

4.7.1在眼睑整形美容手术中应用的意义

4.7.2在眉整形美容手术中应用的意义

4.8本研究的特点及意义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眉美学形态研究的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采用计算机辅助照片测量法对汉族正常年轻成人的眶周正常解剖结构标记进行测量研究,为眶周美容整形手术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长沙地区就读的18~25岁汉族正常大学生102名(男53名,女49名)为研究对象。使用佳能Power Shot S3IS数码相机拍摄标准数码相片,然后在计算机上使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对相片进行处理分析,测量正常解剖各线性及角度指标的值,包括内眦间距、外眦间距、眼裂宽度、眼裂高度、眶高、上睑高度、下睑高度、鼻侧眉高、中央眉高、颞侧眉高、外眦点到参考线的距离以及眼裂倾斜度等,同时计算出内眦间距/外眦间距、眼裂高度/眼裂宽度、眼裂高度/眶高、眶高/眼裂宽度、上睑高度/眶高、下睑高度/眶高、鼻侧眉高/眶高、中央眉高/眶高、颞侧眉高/眶高等比例指标的值。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所有指标均计算得出均值及标准差。男性的内眦间距为37.51±2.92(mm),女性为35.55±2.75(mm);男性的外眦间距为93.20±3.32(mm),女性为87.85±3.69(mm);眼裂宽度(右)男性为28.07±1.31(mm),女性为26.36±1.40(mm);眼裂宽度(左)男性为27.92±1.39(mm),女性为26.11±1.39(mm);眼裂高度(右)男性为8.90±0.98(mm),女性为9.39±0.93(mm);眼裂高度(左)男性为8.88±0.94(mm),女性为9.36±1.08(mm);眶高(右)男性为31.66±2.34(mm),女性为31.66±2.39(mm);眶高(左)男性为32.00±2.33(mm),女性为31.61±2.54(mm);上睑高度(右)男性为12.11±1.86(mm),女性为12.22±1.36(mm);上睑高度(左)男性为12.53±1.92(mm),女性为12.50±1.62(mm);下睑高度(右)男性为10.91±1.78(mm),女性为10.34±1.45(mm);下睑高度(左)男性为11.25±1.82(mm),女性为10.58±1.59(mm);鼻侧眉高(右)男性为16.66±2.50(mm),女性为17.48±1.64(mm);鼻侧眉高(左)男性为17.08±2.48(mm),女性为17.67±1.58(mm);中央眉高(右)男性为11.25±2.09(mm),女性为11.39±1.49(mm);中央眉高(左)男性为11.24±2.15(mm),女性为11.20±1.55(mm);颞侧眉高(右)男性为12.17±2.26(mm),女性为13.61±2.08(mm);颞侧眉高(左)男性为12.17±2.19(mm),女性为13.46±2.08(mm);外眦点到双侧内眦连线的距离(右)男性为2.81±1.34(mm),女性为3.22±1.02(mm);外眦点到双侧内眦连线的距离(左)男性为2.92±1.21(mm),女性为3.52±1.12(mm);眼裂倾斜度(右)男性为5.75±2.73°,女性为7.05±2.28°;眼裂倾斜度(左)男性为6.03±2.58°,女性为7.79±2.59°;内眦间距/外眦间距男性为40.22±2.43(%),女性为40.47±2.66(%);眼裂高度/眼裂宽度(右)男性为31.70±3.24(%),女性为35.67±3.42(%),眼裂高度/眼裂宽度(左)男性为31.86±3.32(%),女性为35.85±3.92(%),眼裂高度/眶高(右)男性为28.25±3.71(%),女性为29.75±2.93(%),眼裂高度/眶高(左)男性为27.92±3.69(%),女性为29.67±3.35(%),眶高/眼裂宽度(右)男性为112.99±9.42(%),女性为120.26±8.84(%),眶高/眼裂宽度(左)男性为114.84±9.35(%),女性为121.25±9.82(%),上睑高度/眶高(右)男性为38.15±4.45(%),女性为38.57±2.86(%),上睑高度/眶高(左)男性为39.03±4.26(%),女性为39.51±3.69(%),下睑高度/眶高(右)男性为34.39±4.56(%),女性为32.58±3.29(%),下睑高度/眶高(左)男性为35.09±4.67(%),女性为33.40±3.61(%),鼻侧眉高/眶高(右)男性为52.67±7.10(%),女性为55.38±5.34(%),鼻侧眉高/眶高(左)男性为53.47±7.52(%),女性为56.05±4.77(%),中央眉高/眶高(右)男性为35.46±5.69(%),女性为36.02±4.27(%),中央眉高/眶高(左)男性为35.04±5.82(%),女性为35.48±4.47(%),颞侧眉高/眶高(右)男性为38.37±6.35(%),女性为43.06±6.27(%),颞侧眉高/眶高(左)男性为37.95±5.78(%),女性为42.63±5.93(%),男性的内眦间距、外眦间距、眼裂宽度以及下睑高度/眶高比女性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眼裂高度、颞侧眉高、眼裂倾斜度、左侧的外眦点到双侧内眦连线的距离、眼裂高度/眼裂宽度、眼裂高度/眶高、眶高/眼裂宽度、鼻侧眉高/眶高以及颞侧眉高/眶高均比男性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研究测量了眶周软组织正常解剖各线性及角度指标的值,包括内眦间距、外眦间距、眼裂宽度、眼裂高度、眶高、上睑高度、下睑高度、鼻侧眉高、中央眉高、颞侧眉高、外眦点到参考线的距离以及眼裂倾斜度等,同时计算出相关解剖结构之间比例指标的正常值。测量结果补充了汉族人群眶周软组织解剖结构正常值数据库,并且为眶周整形美容外科手术提供了参考数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