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速度矢量成像检测二尖瓣狭窄亚临床左心功能不全的研究
【6h】

速度矢量成像检测二尖瓣狭窄亚临床左心功能不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资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3统计学分析

附图

第三章结果

3.1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值的比较

3.2心肌S、SR

3.3心动周期中各组曲线特点

3.4左、右室心肌VVI参数比较

附图

第四章讨论

4.1二尖瓣狭窄的病理学改变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

4.2二尖瓣狭窄导致左心功能受损的机制

4.3VVI技术评估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长轴功能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4.4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速度矢量成像——定量评价局部心肌功能的新方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引起二尖瓣狭窄的主要原因是风湿热。一般而言,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可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但有研究发现,不少二尖瓣狭窄的病人尽管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左室心肌细胞已经发生了超微结构的改变,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以往人们对二尖瓣狭窄病人心脏收缩功能的认识仅局限于短轴收缩,长轴收缩的重要性近几年才被人们所重视,另外,心肌在长轴方向上的收缩运动对心功能的评价固然重要,但用常规方法难以准确测定及评估,有研究证明新技术VVI成像是检测左室长轴功能的有用且有效的指标,然而目前国内尚无有关应用其研究和评估二尖瓣病变患者心功能方面的报道。 研究目的:应用VVI技术定量评估EF、FS正常的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上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并与正常人比较观察其差异;观察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正常人局部心肌峰值速度及峰值应变从基底段到心尖段的变化趋势;探讨VVI技术定量评估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长轴收缩功能无创检测中的价值。 对象及方法:2006-2007年在本院门诊追踪观察与治疗或住院的EF、FS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的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35例;按性别、年龄与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相匹配的正常人35例。凡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甲亢、房室传导阻滞、有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手术病史、主动脉瓣狭窄、明显的主动脉瓣反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均排除在外。应用VVI软件分别测量1~2个心动周期心肌16节段长轴方向的心肌速度、应变与应变率,应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收缩期心肌速度、收缩期和舒张期心肌应变率、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心肌应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舒张晚期应变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对照组中观察到左室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从基底段到心尖段呈逐渐减低趋势,在二尖瓣狭窄患者组中也有相同改变趋势。另外,正常对照组和二尖瓣狭窄组收缩期峰值应变在左心室壁各节段中分布趋于一致。 结论:EF、FS均正常的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心脏长轴方向收缩功能已发生减退。VVI技术的应用能够早期、准确的发现二尖瓣狭窄的病人心肌功能的微小变化,为早期诊断心肌运动功能异常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工具,为临床评价左心室功能提供了又一有效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