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的比较研究
【6h】

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病例选择

1.1.2主要设备

1.2方法

1.2.1体位固定和CT扫描

1.2.2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

1.2.3制定计划

1.2.4治疗计划的实施

1.2.5治疗计划的评价

1.2.6急性放射反应观察

1.2.7统计方法

第二章结果

2.1物理剂量指标结果

2.1.1靶区受照剂量

2.1.2正常组织受照剂量

2.2生物模型指标结果

2.3手工与TPS计算常规放射治疗照射野的MU差别

2.4临床观察

第三章讨论

3.1提高局部靶区剂量,改善剂量分布

3.2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3.3治疗计划的评价及治疗疗效

3.4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鼻咽癌放射治相关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治疗鼻咽癌的临床剂量学特点及其优劣。 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在该院经病理活检确诊的15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1~63岁,中位年龄44岁,病理类型均为低分化鳞癌。按1992年福州标准分期Ⅰ期2例(13.3%)、Ⅱ期2例(13.3%)、Ⅲ期7例(46.7%)、Ⅳa期4例(26.7%)。经模拟CT扫描后传输图像至Philips Pinnacle3 TPS,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每位患者制定常规放射治疗和IMRT两套计划,采用VARIAN2100C/D直线加速器实施治疗,予全程根治性SMART。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各靶区和重要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根据靶区覆盖率(V95)、放射生物模型NTCP(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评价两种放疗计划。同期观察15例常规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按照RTOG急性放射治疗损伤分级标准记录急性放射反应并进行评价。 结果:常规放射治疗和IMRT靶区平均剂量分别为:PGTVnx:71.71Gy和73.2Gy;GTVnd:65.1Gy和72.06Gy;PTV1:62.45Gy和66.84Gy;PTV2:51.92Gy和55.10Gy。各靶区被95%处方剂量曲线覆盖的平均体积百分数在IMRT均超过96%(96.83%-99.99%),而在常规放射治疗各靶区覆盖率均未到95%,尤其在亚临床病灶范围IMRT的靶区覆盖率明显优于常规放射治疗。脑干5%体积的受照剂量和脊髓1cc体积的受照剂量平均值分别为常规放射治疗:48.16Gy和47.55Gy;IMRT:38.49Gy和34.11 Gy,右侧腮腺50%体积受照剂量、颞颌关节33%体积的受照剂量和右侧视神经5%体积的受照剂量平均为常规放射治疗:67.26Gy、71.66Gy和56.56Gy;IMRT:30.28Gy、35.63Gy和27.19Gy。所有患者未观察到4级急性反应,常规放射治疗治疗患者中,多数发生的是2,3级急性反应;IMRT患者中出现的3级急性反应明显少于常规放射治疗患者,多数是出现1,2级急性放射损伤,且有2例在治疗过程中及结束后基本未诉口干症状。3级黏膜、皮肤和咽部急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常规放射治疗:33.3%、33.3%和20%;IMRT:3.3%、6.7%和13.3%。 结论: ①IMRT能提高鼻咽癌靶区剂量,靶区覆盖率优于常规放疗。 ②IMRT较常规放射治疗能有效减少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减轻急性放射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