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帕金森病SNCA基因Rep1多态性、血清α-synuclein蛋白表达水平及尿酸水平分析
【6h】

帕金森病SNCA基因Rep1多态性、血清α-synuclein蛋白表达水平及尿酸水平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帕金森病SNCA基因Repl多态性分析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二部分 帕金森病血清α-synuclei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三部分 帕金森病血清尿酸水平分析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1 SNCA基因与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综述-2 帕金森病与尿酸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帕金森病SNCA基因Rep1多态性分析
   背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遗传因素在PD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NCA(a-synuclein,PARK1)基因作为第一个被发现的PD的致病基因,其突变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PD相关,而该基因启动子区的遗传变异则与散发性PD的风险有关。Rep1多态是SNCA基因启动子区微卫星双核苷酸重复序列等位基因长度变异。目前国内尚无散发性PD的SNCA基因Rep1的多态性分析的大样本研究。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人群散发性PD的Rep1多态性,探讨Rep1多态性与散发性PD风险的关系。
   方法:
   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析技术对763例散发性PD患者和与之年龄性别匹配的607例正常对照者进行Rep1基因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PD组263bp和265bp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等位基因频率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PD组265bp等位基因频率高于E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265bp/267bp和265bp/271bp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267bp/269bp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不同等位基因携带状态的基因型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首次在国内对大样本中国汉族散发性PD患者进行SNCA基因Rep1多态分析,发现Rep1的263bp和265bp等位基因可增加PD风险,是PD的危险因素;Rep1等位基因频率无性别差异;265bp等位基因频率与发病年龄有关;265bp/267bp和265bp/271bp基因型是PD患病的危险因素,而267bp/269bp基因型为PD的保护性基因型;Rep1基因型不影响散发性PD的发病年龄。
   第二部分帕金森病血清a-synuclei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
   背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坏死和路易小体形成。SNCA基因编码的a-synuclein蛋白是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A-synuclein蛋白广泛存在于外周血单核细胞、血浆、血清及脑脊液中,且可能与PD及PD病情进展相关,但结论尚存在争议。SNCA基因突变和Rep1多态性均可导致a-synuclein蛋白的异常表达。多项研究表明Rep1不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可影响血液和脑脊液的a-synuclein蛋白表达水平,但相关的体内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检测a-synuclein蛋白在中国人群散发性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确血清a-synuclein蛋白浓度是否可作为PD诊断及病情判断的生物标记;进一步探讨不同Rep1基因型对血清a-synucle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方法:
   应用ELISA技术对154例散发PD患者及151例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进行血清a-synuclein蛋白浓度的测定;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析技术对其中121例PD患者和14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Rep1基因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PD组(未分期)与对照组血清a-synuclein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不同Hoehn-Yahr分期血清a-synuclein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不同病程血清a-synuclein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和对照组不同年龄阶段血清a-synuclein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等位基因携带状态的Rep1基因型血清a-synuclein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国内首次开展了散发性PD患者和正常人血清a-synuclein蛋白浓度的检测,发现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无相关性,尚不足以证明血清a-synuclein蛋白浓度可以作为PD诊断和病程判断的生物标记。在国内首次探讨Rep1多态性对血清a-synucle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血清a-synuclein蛋白表达水平与Rep1等位基因0、1、2的携带状态无关。
   第三部分帕金森病血清尿酸水平分析
   背景:
   氧化应激在PD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有神经保护作用,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尿酸在P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潜在的PD的生物标记。目前国内对PD与尿酸关系的研究均为小样本量的临床研究,缺乏大规模全面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PD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价尿酸作为PD诊断及病情进展的生物标记的有效性及效能。
   方法:
   应用速率比浊法测定534例PD患者和614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对照的血清尿酸浓度;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PD组血清尿酸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ahr1~5期各组间血清尿酸浓度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照病程分组的各组问血清尿酸浓度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男性血清尿酸浓度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PD组血清尿酸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年龄段PD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尿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年龄段PD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尿酸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首次对大样本的中国PD人群进行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血清尿酸水平降低是PD致病的危险因素,且与PD疾病进展呈负相关,这种关联性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血清尿酸水平本身存在着性别差异。血清尿酸水平可以作为PD诊断及评估病情进展的生物标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