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湘投集团退出火电领域后的战略转型
【6h】

湘投集团退出火电领域后的战略转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2.1 早期战略思想

2.2 传统战略理论

2.3 竞争战略理论

2.4 动态竞争战略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现状与发展环境

3.1 基本情况

3.1.1 概况

3.1.2 组织机构

3.1.3 法人治理结构

3.1.4 二级企业基本情况

3.1.5 主要经济指标

3.1.6 企业主要业务构成情况

3.2 集团退出火电领域后的资产结构及利润变化情况分析

3.2.1 集团所转让的火电资产状况

3.2.2 集团退出火电领域后的资产结构及利润变化情况分析

3.3 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3.3.1 宏观环境分析

3.3.2 企业所在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3.3.3 企业主业和主导产品的市场分析

3.4 竞争力分析

3.4.1 自身发展条件分析

3.4.2 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标

3.4.3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方向

3.4.4 存在的主要问题

3.4.5 SWOT分析与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略转型的总体战略及业务单元发展战略

4.1 公司愿景、使命与指导思想

4.1.1 公司愿景

4.1.2 公司使命

4.1.3 指导思想

4.2 总体战略

4.2.1 总体战略设计

4.2.2 阶段划分

4.2.3 各阶段目标

4.2.4 集团业务模式

4.2.5 集团管控模式

4.3 业务单元发展战略

4.3.1 产业功能定位

4.3.2 投资原则

4.3.3 资本经营策略

4.3.4 已投资行业竞争战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略转型的目标及实施计划

5.1 总体目标

5.2 主要经济指标

5.3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及计划

5.3.1 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5.3.2 产业结构调整计划

5.4 投融资计划

5.5 战略转型实施计划

5.5.1 管理体制转型计划

5.5.2 经营机制转型计划

5.5.3 集团管控调整计划

5.5.4 集团资源优化计划

5.5.5 自主创新与科研开发计划

5.5.6 资本运作计划

5.5.7 未来国际化经营计划

5.6 战略转型前景预测

5.6.1 转型后的集团特性

5.6.2 转型后的集团主业

5.6.3 转型后的集团管控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略转型的保障措施

6.1 集团层面的保障措施

6.1.1 组织和人员保障

6.1.2 流程和制度保障

6.1.3 信息系统保障

6.2 子公司层面的保障措施

6.2.1 信息控制

6.2.2 权限控制

6.2.3 财务控制

6.2.4 人事控制

6.3 企业文化层面保障措施

6.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展开▼

摘要

战略方向决定企业走向。当战略方向出现偏差,企业不得不付出沉重代价。在火电行业迅猛发展的时候,湘投集团依照原有战略大举进入该领域,但由于未掌控必备的煤炭资源,上游受制于人,火电经营极为被动。当煤炭价格由200元/吨上涨至600元/吨,发电成本大幅攀升,亏损急剧增加至2亿元/年。集团不得不忍痛断腕,将持有的火电企业全部出售,全面退出已占据主要份额的火电领域。这次投资失误,是战略偏差给集团带来的一次沉痛教训。
   本着如何有效实现战略转型的宗旨,本文从企业退出火电领域后面临的整体环境入手,从宏观环境、所在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企业主业的市场环境等方面对企业环境进行全面分析,通过企业自身发展条件分析、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标分析、SOWT分析等方面对企业现有竞争力进行深度解析。之后,从总体思路、阶段划分、集团业务模式、集团管控模式等方面设定战略转型的总体战略;从产业功能定位、投资原则、已投资行业竞争战略等方面重新确定各业务单元的具体发展战略;从总体目标、主要经济指标、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及计划、投融资计划等方面对战略转型进行目标规划和年度分解;从管理体制转型、经营机制转型、集团管控调整、集团资源优化等方面确定具体实施计划。最后,从集团层面、子公司层面、企业文化层面等方面确定实施战略转型的保障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湘投集团理性分析退出火电领域后的现实环境,重新定位作为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通过战略转型,有效实现调结构、转方式,修正原来过于争做行业老大的战略偏差,按照新的战略方向,努力构筑成为全省经济的三大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平台、省属国有资本整合平台、资源性产业培育平台),以独特的平台作用、独特的“阶段持股”股权经营理念打造生产型企业难以仿造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本次战略转型,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树立一个更合适的战略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