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医院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集中监测
【6h】

某医院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集中监测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医院中药注射剂用药情况及用药趋势;客观评价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类型、发生的严重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用药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
   方法:
   1.对某三甲医院2007~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年总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年平均增长率等进行分析。
   2.以某三甲医院2009年9月~2010年3月使用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在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采集病历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不良反应集中监测。
   3.通过SPSS16.0软件统计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发生的严重程度,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以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Logit模型研究不合理用药类型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结果:
   1.中药来源的化学药品、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以及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排序均在前列。补益类用药金额排序/用药频度排序比值普遍严重偏离1,3年内其日用药金额逐年增长。
   2.(1)共调查到在住院患者1155例,发生与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有关的不良事件共150例,因果关系判断为“可能”及以上者87例,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2)35.9%为用药部位损害,14.5%为胃肠系统损害,12.0%属于全身性损害。(3)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反应,重度反应表现为全身性损害,经停药并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性别、有无过敏性疾病、是否有不合理用药、合并使用中药注射剂种数等4个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有不合理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是无不合理用药的3.813倍(95%CI2.236~6.502)。
   3.(1)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用药率为54.6%(630/1155),31.5%为适应症不符,29.4%为溶媒选择不当。(2)Logit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在α=0.10下,不良反应与给药速度过快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给药速度>60滴/分与≤60滴/分相比,不良反应发生比为36.929。
   结论:
   1.某医院的中药来源的化学药品、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以及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具有市场需求潜力。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日用药金额逐年增长是其用药金额排序/用药频度排序比值同步性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2.某医院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集中监测获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以用药部位损害为主,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主要为轻中度。
   3.不合理用药、过敏体质、合并使用中药注射剂是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
   4.滴速过快等是影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临床不合理用药类型。
   5.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联,降低不良反应应发生率应从综合干预的角度考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