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彩超动态组织灌注评估技术对糖尿病肾皮质血流的初步分析
【6h】

彩超动态组织灌注评估技术对糖尿病肾皮质血流的初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DTPM技术测量数据的重复性检验

2.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3.2 DTPM技术参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值结果

3.3 重复性检验结果

附图

第四章 讨论

4.1 糖尿病致肾损害的机制探讨

4.2 研究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重要性

4.3 DTPM技术参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值结果分析

4.4 DTPM技术评价肾脏皮质功能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4.5 DTPM技术的局限性

4.6 DTPM技术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彩超动态组织灌注评估技术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尤其是2型)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又是终末期肾病主要原因,因此对其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应用彩超动态组织灌注评估(DTPM)技术分析糖尿病各组及对照组肾皮质参数值,讨论该技术在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检测中的初步临床价值。
   目的:应用DTPM技术研究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肾脏皮质血流动力学,探讨其在早期肾脏损害检测中准确、定量的优点。
   对象及方法:2009年9月~2010年10月本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对患者进行分组:GFR正常或升高组(Ⅰ组),GFR轻度下降组(Ⅱ组),GFR中度下降组(Ⅲ组),GFR重度下降组(Ⅳ组)。另设正常对照组40人,其年龄、性别与糖尿病患者匹配。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阻力指数(RI)检测及DTPM技术分析。
   DTPM技术:应用GE Vivid7彩超诊断仪采集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肾脏3~5个心动周期彩色血流视频,以DICOM格式拷贝视频并将其传至安装有PixelFlux软件的电脑上脱机分析,软件自动分析肾皮质感兴趣区(ROI)内血流信号随心动周期变化情况,得出平均血流速度(Vmix)、平均灌注强度(Imix)、组织阻力指数(TRI)。再将ROI水平等分为p010-ROI至p100-ROI十个亚感兴趣区(sub-ROI)。
   结果:
   1.(1)与对照组相比,DMⅠ组Imix、Vmix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Ⅱ组Imix、Vmix、TRI及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Ⅲ、Ⅳ组Imix、Vmix、TRI及R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与DMⅠ组相比,DMⅡ组Imix、Vmix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Ⅲ、Ⅳ组Imix、Vmix、TRI及R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与DMⅡ组相比,DMⅢ、Ⅳ组Imix、Vmix、TRI及R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与DMⅢ组相比,DMⅣ组Imix、Vmix、TRI及R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糖尿病Ⅰ、Ⅱ组灌注强度频数分布曲线的偏度值于近似p050-ROI处达到最大;糖尿病Ⅲ、Ⅳ组与对照组灌注强度频数分布曲线的偏度值在p010-ROI至p100-ROI逐渐增高。
   3.DTPM技术灌注参数与病程的相关性:糖尿病Ⅰ~Ⅳ组Imix及Vmix与病程均呈线性负相关。
   结论:
   1.应用DTPM技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血肌酐、尿毒氮浓度及RI值正常时,即可早期发现肾损害。
   2.糖尿病组灌注强度频数分布曲线的偏度变化提示糖尿病肾脏损害的早期表现为肾脏末梢血流灌注的改变。
   3.DTPM技术灌注参数Imix、Vmix与病程呈线性相关,表明上述参数可以较好的反映糖尿病末梢血管病变进展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