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麻下机械通气时合适分钟通气量的临床研究
【6h】

全麻下机械通气时合适分钟通气量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全麻手术中机械通气时的合适分钟通气量
   方法:将全麻下拟行择期手术患者75例完全随机分为A组: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MV)=60ml/kg;B组:MV=70 ml/kg;C组:MV=80 ml/kg;D组:MV=90 ml/kg;E组:MV=100 ml/kg;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调节潮气量及呼吸频率达到预定的分钟通气量,机械通气5min、30min、60min、120min及手术结束前记录气道峰压(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平台压(Pplat),HR,MAP,SPO2和PetCO2,并计算肺顺应性,包括:动态肺顺应性(Cdyn)=潮气量/(Peak-Peep),静态肺顺应性(Cstat)=潮气量/(Pmean-Peep),同时抽取动脉血测血气分析观察PaO2及PaCO2等值。
   结果:
   1.呼吸力学及肺顺应性的变化
   A、B、C、D、E王组组内Ppeak、Pmean、Pplat、Cdyn及Cstat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组间Ppeak、Pplat、Pmean、Cdyn及Cstat随着分钟通气量的增加都有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2.SPO2、PetCO2、血气分析值(PH、PaO2、PaCO2)的变化各组组内、组间SPO2、PaO2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H在同一时间点上随着分钟通气量的增加而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患者PH值在正常范围,E组PH稍大于正常值,血液偏碱性。
   5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PetCO2、PaCO2在各组间同一时间(T1、T2、T3、T4)点比较随着分钟通气量的增加明显降低(P<0.05)
   根据PaCO2结果A组、B组和C组的分钟通气量比较理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可能是临床中较为合适的分钟通气量,D组和E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均有通气过度的表现。
   各组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时,PetCO2、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机械通气中较为合适的分钟通气量是60~80ml/kg(中值70ml/kg).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