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部门协调研究
【6h】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部门协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部门协调的目的与原则

第三章 新农合制度中的部门及其职能

3.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3.2 定点医疗机构的职能

3.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的监督职能

第四章 新农合制度中的部门协调现状及问题

4.1 协调机制松散

4.2 部门协调内容不明

4.3 协调方式单一

第五章 新农合制度中部门协调存在问题的原因

5.1 部门分立的行政体制

5.2 部门协调存在的风险

5.3 部门协调无有效的监督

第六章 完善新农合制度中部门协调的对策

6.1 增强部门协调的意识

6.2 加强部门协调机制建设

6.3 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国特有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它致力于为农民建立起一种基本医疗保障机制,帮助农民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农村医疗保健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试行到全面推广,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广大农民分享到了改革开放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活的也更有尊严了,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达到终极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全面实施涉及十几个部门,要很好地完成这项公共事务,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部门本位主义、制度缺失等原因,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效果比较差,各部门的职能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基于此,本文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概述后,描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部门协调的现状,认为部门分立的行政体制,部门协调存在的风险和缺少有效监督导致了部门协调机制松散、内容不明和方式单一等,进而提出要增强部门的协调意识,加强部门协调机制建设和加强监督机制建设来完善新农合制度中的部门协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