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锌加压氧化浸出渣中闪锌矿与单质硫的浮选分离技术研究
【6h】

锌加压氧化浸出渣中闪锌矿与单质硫的浮选分离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锌资源概述

1.2 我国冶炼锌工艺

1.2.1 火法炼锌

1.2.2 湿法炼锌

1.2.3 常规湿法炼锌工艺中浸出渣的产生

1.2.4 湿法炼锌渣的处理

1.3 浮选技术在处理湿法炼锌渣中的应用

1.3.1 银的回收

1.3.2 锌的回收

1.3.3 单质硫的回收

1.4 闪锌矿的浮选工艺研究现状

1.4.1 闪锌矿的可浮性与浮选电化学调控研究

1.4.2 闪锌矿的捕收剂

1.4.3 闪锌矿的活化

1.4.4 闪锌矿的抑制

1.5 硫磺的浮选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矿样、药剂、仪器设备及研究方法

2.1 矿样

2.1.1 单矿物试样

2.1.2 浸出渣样

2.2 药剂

2.3 仪器设备

2.4 试验方法

2.4.1 浮选试验

2.4.2 浮选矿浆电位的测量

2.4.3 红外光谱测试

第三章 浸出渣的工艺矿物学特性

3.1 浸出渣的物相组成及化学成分分析

3.2 浸出渣中主要元素的赋存状态

3.3 浸出渣的物相特征及嵌布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闪锌矿与单质硫单矿物及混合矿浮选研究

4.1 矿物基本浮选行为

4.1.1 pH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1.2 小结

4.2 抑制对矿物可浮性影响

4.2.1 巯基乙酸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2 硫化钠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3 古尔胶对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4 CMC对矿物可浮性的影晌

4.2.5 小结

4.3 混合矿浮选分离试验

4.3.1 起泡剂对混合矿浮选分离的影响

4.3.2 混合矿锌硫质量比对浮选的影响

4.3.4 小结

第五章 浸出渣中闪锌矿与单质硫的浮选分离研究

5.1 浸出渣的浮选工艺选择

5.1.1 pH对锌硫分离的影响

5.1.2 磨矿细度对浮选分离的影响

5.1.3 抑硫浮锌抑制剂试验

5.1.4 小结

5.2 抑锌浮硫条件试验

5.2.1 硫化钠抑制剂用量试验

5.2.2 巯基乙酸抑制剂用量试验

5.2.3 分散剂用量试验

5.2.4 精选次数对锌硫分离的影响

5.2.5 小结

5.3 全流程开路试验及闭路试验

第六章 硫化钠和巯基乙酸对闪锌矿的抑制机理研究

6.1 硫化钠抑制闪锌矿浮选的作用机理

6.1.1 硫化钠的溶液化学研究

6.1.2 硫化钠对矿浆电位的影响

6.2 巯基乙酸抑制闪锌矿浮选的作用机理

6.2.1 巯基乙酸的溶液化学研究

6.2.2 巯基乙酸对矿浆电位的影响

6.2.3 巯基乙酸与闪锌矿的红外光谱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硫化锌精矿经氧压浸出工艺产出的湿法炼锌渣中常含大量单质硫及未得到充分浸出的硫化锌组分。由于浸出渣中硫化锌被单质硫包裹覆盖,即使对渣进行再浸出处理也难以充分回收其中的锌。
   本论文针对某湿法冶炼厂锌加压氧化浸出工艺产渣量大、渣中锌与硫回收困难的问题,研究了浸出渣中闪锌矿和单质硫浮选分离。通过对闪锌矿和单质硫浮选行为的研究,以及溶液化学计算、矿浆电位、红外光谱分析讨论硫化钠和巯基乙酸对闪锌矿的抑制机理,最后以某锌加压氧化浸出渣为研究对象实现了浸出渣中硫与锌的浮选分离。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浸出渣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与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说明,对于锌加压浸出渣中闪锌矿-单质硫体系的锌硫浮选分离,采用抑锌浮硫方案较为适宜;
   (2)石灰石做pH调整剂、六偏磷酸钠做分散剂添加至磨矿阶段,硫化钠与巯基乙酸作组合抑制剂加至浮选阶段,浸出渣闭路浮选试验最终得到了含硫92.23%、锌2.45%的硫精矿产品,及含锌12.97%、回收率为81.71%的锌精矿产品;
   (3)在pH值6到7范围内,硫化钠和巯基乙酸均能作为闪锌矿浮选的抑制剂,且巯基乙酸对闪锌矿的抑制作用要强于硫化钠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在此pH范围内,巯基乙酸在闪锌矿表面发生了吸附,巯基乙酸的亲水基团使得闪锌矿表面亲水,而此时矿浆中硫化钠水解电离出的HS-离子组分比例较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