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磨浮机磨矿过程流场模拟与实验研究
【6h】

磨浮机磨矿过程流场模拟与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磨浮机概述

1.2 搅拌磨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搅拌磨机发展历史

1.2.2 粉碎理论研究现状

1.2.3 数值模拟方法概述

1.3 浮选柱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浮选柱发展历史

1.3.2 回收率分析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2 磨浮机浮选特性理论分析

2.1 磨浮机浮选效率研究

2.1.1 气泡与颗粒碰撞效率

2.1.2 颗粒在气泡表面粘附效率

2.1.3 浮选浓度对浮选效率的影响分析

2.2 本章小结

3 磨浮机内单个钢球周围湍流特性分析

3.1 磨浮机内钢球周围流场数学模型建立

3.1.1 数值模拟方法的选定

3.1.2 流动条件的确定

3.1.3 计算区域有限元模型

3.1.4 计算区域边界条件的设定

3.2 磨浮机内钢球周围流场特性分析

3.2.1 特定平面内不同入口速度条件下速度分析

3.2.2 不同线段上动压力变化规律分析

3.2.3 不同线段上湍动能变化规律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磨浮机内钢球颗粒流数值模拟及结构参数分析

4.1 磨浮机内钢球颗粒间接触数学模型

4.1.1 钢球颗粒接触力学模型

4.1.2 离散单元法计算模型

4.2 磨浮机内钢球颗粒流三维离散元模型的建立

4.3 磨浮机内钢球运动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及对磨矿效果的影响

4.3.1 叶片直径对磨矿效果的影响

4.3.2 叶片节距对磨矿效果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磨浮机内流场数值模拟及工艺参数分析

5.1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5.2 磨浮机内流场数值模拟过程

5.2.1 磨浮机三维模型建立

5.2.2 螺旋搅拌叶片几何模型

5.2.3 计算区域非结构化网格划分

5.2.4 计算区域边界条件设定

5.2.5 磨浮机流场数值模拟求解模型设置

5.3 磨浮机流场模拟结果分析及对磨矿效果的影响

5.3.1 不同矿浆浓度下螺旋叶片曲面速度对磨矿效果的影响

5.3.2 不同矿浆浓度下中间平面湍动能对磨矿效果的影响

5.3.3 不同矿浆浓度下选定线段压力对磨矿效果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磨浮机实验分析

6.1 实验设备与方法

6.1.1 实验设备

6.1.2 实验材料

6.1.3 实验安排

6.2 实验结果分析

6.2.1 矿料+200目重量

6.2.2 不同矿浆浓度下矿料-200目粒度分布

6.3 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磨浮机是球磨机和浮选机的组合创新,是以球磨机和浮选机为基础的新设备,它把磨矿和浮选两个工序集中成了一个工序,缩短了选矿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从矿料与气泡的碰撞效率和粘附效率两个方面入手,建立浮选效率模型,由此分析可知,矿浆浓度对浮选效率有较大影响。磨浮机内流场包括矿浆湍流和钢球颗粒流,为全面分析磨浮机内的流场,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和离散单元法进行数值模拟。
  首先,分析圆钢球周围流场变化规律,考察了速度、湍动能等物理量的值及其变化规律。其次,把整个磨浮机内流场进行简化,分析整个流场的变化,为找到磨浮机磨矿效果最好时的矿浆浓度,在不同的矿浆浓度的工况下做了一组仿真分析,得出了磨浮机磨矿效果最好的矿浆浓度是30%~40%。此外,在不加入矿浆和通入气泡的情况下,运用三维离散单元法对钢球颗粒流做了一组对比仿真分析,得出了磨浮机磨矿效果最好时的螺旋叶片直径。
  本文以某研究院的搅拌磨机为实验对象,以低品位铝土矿为实验材料,针对不同的矿浆浓度分别做实验。通过矿料+200目重量以及-200目粒度分布规律,结合浮选时对矿浆浓度的要求,实验得出,矿浆浓度在30%~40%区间是磨浮机最佳匹配值,这与仿真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