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GF-β1诱导培养后ACC-M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肿瘤干细胞相关标记表达的动态观察
【6h】

TGF-β1诱导培养后ACC-M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肿瘤干细胞相关标记表达的动态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说明

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TGF-β1 诱导培养后ACC-M细胞发生EMT的形态学动态观察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实验二 TGF-β1诱导培养后ACC-M细胞EMT相关标记物表达的变化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实验三 TGF-β1诱导培养后ACC-M细胞CSCs相关标记物表达的变化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结合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与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学说,初步研究EMT是否能使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的干细胞相关标记的表达产生变化,并讨论其意义。
   方法:(1) TGF-β1诱导培养ACC-M细胞发生EMT的形态学动态观察:体外培养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经TGF-β1诱导后连续观察其细胞形态的变化;(2)TGF-β1诱导培养后ACC-M细胞EMT及CSCs相关标记物表达的变化:实验分两组,实验组ACC-M细胞培养时加入TGF-β1使其浓度达到10ng/ml,对照组加入等量PBS液;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0h、24h、48h后ACC-M细胞的EMT相关标记物E-cad、N-cad、vimentin,以及肿瘤干细胞相关标记物Oct-4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经SPSS11.0软件统计,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中的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1.在体外培养中,经TGF-β1诱导的ACC-M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最初的紧密排列的多边形,变成了松散、杂乱的梭形。
   2.E-cad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表达不满足球形对称,校正自由度后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时间与分组存在交互效应,即培养时间越长,TGF-β1的作用越明显(P<0.05);N-cad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满足球形对称,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时间与分组存在交互效应(P<0.05);vimentin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满足球形对称,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时间与分组存在交互效应(P<0.05);
   3.Oct-4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表达不满足球形对称,校正自由度后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时间与分组存在交互效应(P<0.05)
   结论:
   1.TGF-β1能够使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发生形态学上的EMT变化;
   2.TGF-β1能够上调间质细胞表面标记N-cad、vimentin的表达,下调上皮细胞表面标记E-cad的表达;
   3.TGF-β1能够下调转录因子Oct-4的表达,可能参与调节肿瘤干细胞中细胞亚群的比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